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资成效显著,2015年我国引资量创历史新高,居世界第三位。2016年,在全球面临复杂多变的政治与经济局势下,不同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减缓、大多国家对外投资比例的大幅下降,中国引资量出现逆势增长态势。到2017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再跌16%,相对于世界经济增长仍然乏力的情形,我国引资量依然保持着逆势增长,且同比增长3.6%,至此,中国首次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人口总量第一的国家,就业基数大,如何实现数量如此庞大的待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政府的一大难题。在新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加强为解决就业问题寻出路的科学探索,若能从我国的对外开放视角出发,进一步探究其是否有效促进就业或如何实现充分就业,这不仅为优化现有就业结构提供科学性的理论支持,更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和研究价值。对于与我国相邻的东盟国家中,新加坡是中国最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源国之一。近年来,新加坡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量不断增大,对我国经济与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定新加坡作为本研究的主体对象和切入点,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新加坡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数量、工资水平等多个变量的回归模型。从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两方面探讨新加坡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数量、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加坡外商直接投资有效提升我国就业数量,优化了我国就业结构,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型和升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一方面,新加坡外商直接投资使得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新加坡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就业量的影响是积极的。另一方面,新加坡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是积极的,新加坡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就增加0.22个百分点,即新加坡外商直接投资对提升我国就业质量有正向作用。此外,国内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工资水平就增加0.5个百分点;而其他国家对我国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工资水平要下降0.1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