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引擎,R&D则是创新过程的关键部分。R&D创造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提高人力资本的技术水平,并最终带来了国家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速。然而,从目前来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R&D规模和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提高。而企业作为我国R&D投入的最大贡献者,推动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因此,提升企业R&D能力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而言至关重要。由于企业的R&D活动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成为必需。税收政策相较于政府直接资助对市场影响较为“中性”的特性使其成为政府促进企业R&D的关键手段,因此研究我国企业R&D税收激励效应存在现实意义。 本文以实证分析为主,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税收政策是否对我国企业R&D具有激励效应以及该激励效应的程度。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关键概念以及整体架构。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论证了政府干预企业R&D活动的必要性,为后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后对有关R&D税收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本文的创新方向。文章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均为税收激励政策对我国企业R&D活动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使用数理方法测度不同的R&D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R&D资本使用成本的影响,分析R&D税收激励的有效性。第四部分则在消除样本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后,使用PSM模型估计R&D税收政策对我国企业R&D投入和产出的平均效应,基于此结果分析税收激励对企业R&D投入和产出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文章的结论和政策性建议,通过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我国现行R&D税收激励政策,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本文的结论如下: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R&D投入和产出均有激励作用,这不仅证明了R&D税收激励效应的存在,也表明R&D投入向R&D产出的转化是成功的,达到了R&D税收激励政策的设计目标;不同税收政策的激励效应存在差异;民营企业的R&D税收激励效应大于非民营企业,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R&D税收激励强于西部地区,所有制形式和注册地是影响企业R&D税收激励效应大小的重要因素;企业规模与企业的R&D投入和产出正相关。 本文相较于已有文献有以下三方面创新:首先使用PSM模型消除了以往国内关于企业R&D税收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存在的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提高了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将样本选定为财务透明度较高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尽可能降低企业样本选择的主观性较强对结论可信性的影响;最后本文同时研究了税收激励政策对我国企业R&D投入和R&D产出的影响,因为对于企业而言,R&D产出是衡量R&D活动收益的最重要的指标,而提高企业的R&D产出能力也是R&D税收激励政策的制定初衷,因此通过对我国企业R&D产出税收激励效应的度量,可以指出税收激励政策是否达到其设计主旨以及其对企业利益的真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