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侧根发育基因OsSLR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乙基甲磺酸(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筛选到三个水稻侧根与主根伸长受阻的突变体Osslr1-1,Osslr1-2和Osslr1-3(Short lateral root 1)。其突变表型主要表现为其根系的伸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形成短根系突变体。Osslr1突变体的茎的负向地性也受到影响。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是由EMS诱变引起的隐性单基因突变造成的。经过对这个突变体的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实验结果:1.Osslr1突变体的主要突变表型是整个根系包括主根、不定根和侧根的生长都受到了严重抑制,造成短根系突变体。同时Osslr1突变体地上部分的负向地性减弱。2.遗传分析表明Osslr1由EMS诱变引起的隐性单基因突变造成的。通过图位克隆,OsSLR1基因定位到1号染色体上的BAC P0506A10。测序分析表明,一个功能未知的基因(LOC_Os01g67290)发生了点突变,氨基酸序列由谷氨酰胺(CAA)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AA)。OsSLR1全长5767bp,CDS全长2943bp,编码980个氨基酸,为一个功能未知蛋白。功能恢复实验证明OsSLR1蛋白功能的丧失造成Osslr1的突变表型。测序分析表明,另外两个短侧根突变体为Osslr1的等位突变体,突变位点分别位于基因组序列720bp和3324bp处。4.RT-PCR以及Promoter与GUS报告基因的融合基因转基因结果表明,OsSLR1在植物的根、茎、叶和花中呈组成性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OsSLR1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内。利用洋葱表皮瞬时表达系统,证明OsSLR1蛋白确实定位于线粒体。5.OsSLR1突变造成突变体对二价金属离子锰、铁、锌、镁和钙的吸收受到抑制,尤其是锰的吸收,突变体地上部分锰含量只有野生型的大约十分之一。同时突变体的主根生长表现对锰毒害超敏,而地上部分由于锰含量的降低表现为抗锰毒害。这些都说明OsSLR1基因对水稻锰的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的吸收下降了大约60%,铁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的RT-PCR结果也显示在突变体中这些基因的表达上调,预示着出现缺铁症状。此外突变体还表现在对缺钙和低氮溶液的超敏,在缺钙离子溶液中突变体的根系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而在低氮的溶液中突变体的根系长度几乎恢复到野生型的表型。综上所述,OsSLR1对水稻正常的根系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个基因的深入研究为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水稻根系的发生发育机制以及对二价金属离子的吸收转运机制。
其他文献
《科学》杂志并不以文体变革为己任,反而走在了中国现代语体文变革的最前列——最先采用横排书写方式、最先使用西式的标点,并且早在《新青年》有意提倡白话文的两年前,就已经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幂级数变换方法是近代组合数学及概率统计中常用的一种变换方法,此方法主要研究的是有关离散数列{an}的结构特征,先利用这个数列作为系数构造一个幂级数,然后利用幂级数的特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采用CMS途径进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恢复系的选育至关重要,一直受到杂交小麦育种家们的普遍重视,其中致力于寻找新的恢复源是选育恢复系的重中之重,对育性
随着玉米育种和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单产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在辽宁省育成及推广的品种中,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三类品种并存。在提高产量的诸多途径中,通过增加密
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红芪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规律以及施坡缕石和肥料后对该规律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红芪GAP基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
pH值直接影响美拉德反应和酶促反应的反应效率,因此pH值对酱油品质有明显影响。文章探讨了pH值对高盐稀态小麦酱油在发酵成熟期(40~70天)的色泽、总氮、氨氮、总酸、总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