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美国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指标的持续向好,美联储于2015年12月重启加息周期,迈出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关键一步。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变将从多个方面对各国经济金融产生外溢效应,其中,具有投机性质的短期资本必定首当其冲。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期间,美联储释放了大量美元流动性,在流动性泛滥和中国金融开放力度加大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短期资本流入规模大幅增加;美国宣布加息后,美联储收紧美元流动性,这一货币政策转向必将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造成冲击,进而影响中国的金融稳定。因此,基于美联储加息视角,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框架结构如下:首先,对关于美联储加息、短期资本流动和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评价,同时对货币政策和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理论界定,并从现有理论中总结出货币政策对短期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法对美联储加息的背景和成因、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特点和现状以及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及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美联储加息通过多条渠道导致中国短期资本流出规模扩大。再次,为了进一步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中国短期资本流动规模、中美利差、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上证综合指数和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纳入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以下实证结论: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具有明显的负效应,并通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公众预期多条渠道进行传导,其中,利率是美联储加息影响中国短期资本流动最稳健的渠道,中美利差在短期内与中国短期资本显著正相关,美联储加息通过缩小中美利差导致中国短期资本流出;资产价格是另一主要传导渠道,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流动性收紧、美元债务负担加重,从而下挫上证综合指数,最终导致中国短期资本流出;公众预期方面,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与中国短期资本流动高度负相关,美联储加息通过增强投资者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导致中国短期资本流出;与以上三条传导渠道相比,汇率渠道并不完全通畅,这主要是受中国仍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影响。最后,为了减少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本文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强资本流动监管以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第二,加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的国际合作;第三,支持“脱虚向实”以减少资本流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第四,继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方面,在现有的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溢出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美联储加息视角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另一方面,本文在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外加入了公众预期渠道,丰富了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研究,进而可以更加全面地探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