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遏蛋白LexA参与变形假单胞菌毒力调控机制的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ao81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鱼是我国四大海产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大面积的集约化养殖大黄鱼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病害。“内脏白点病”是近些年出现在网箱养殖大黄鱼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大黄鱼感染后内脏出现白色结节,且患病大黄鱼死亡率极高,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变形假单胞菌是导致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菌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变形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海水中,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变形假单胞菌不仅能够感染大黄鱼,对其他多种水产经济鱼类都有一定感染性。近年来,变形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给我国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本实验室前期从患有“内脏白点病”的大黄鱼内脏中分离、鉴定了一株具有较强毒性的变形假单胞菌NZBD9菌株,并利用dual RNA-seq分析发现lexA可能参与变形假单胞菌的毒力调控机制。LexA首先在大肠杆菌中被鉴定为SOS反应中的一个关键转录调控因子,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的调控,且在几乎所有细菌中都存在lexA基因,但关于LexA参与细菌毒力调控的相关研究目前仍罕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围绕变形假单胞菌这一重要水产致病菌,对lexA基因在毒力调控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采用温度、pH、丝裂霉素-C、H2O2以及重金属等胁迫处理变形假单胞菌NZBD9,并利用q RT-PCR检测lex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exA在4℃时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在44℃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lexA在pH=4或者9时,表达水平显著下调;lexA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下,表达量均呈现下调趋势;在丝裂霉素-C处理下,lex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在Cu2+、Pb2+胁迫处理后,lex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以上结果表明这些胁迫处理在转录水平上对lexA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证明变形假单胞菌lexA在DNA损伤诱导因子之外的多种环境胁迫的应答中扮演重要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丝裂霉素C作为一种DNA损伤诱导剂,促进了lexA的转录表达,这可能是LexA通过自我切割与降解的方式参与DNA损伤修复之后的一种反馈调节机制。(2)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lexA缺失突变菌株,并对突变株的粘附、生物被膜形成、运动、溶血、以及生长能力进行检测,分析lexA缺失突变对变形假单胞菌毒力表型的影响。结果显示,△lexA菌株的粘附能力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而△lexA菌株的运动、溶血以及生长能力与野生株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lexA参与了变形假单胞菌粘附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毒力调控。(3)为了进一步了解lexA对变形假单胞菌毒力的调控机制,我们对△lexA菌株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诸多毒力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发现包括鞭毛组装、细菌趋化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的多个通路在lexA缺失后受到显著影响。同时,我们围绕LexA开展了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 P-seq),进而将Chi P-seq与转录组测序的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得到了lrg A、ton B等重要潜在靶基因,并对潜在靶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最后,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质谱联用技术(Co IP-MS)找到了可能与LexA具有潜在相互作用的Rec A、Htp G、Fur等蛋白。以上结果表明,LexA可能与Rec A、Htp G、Fur等蛋白一起,通过调控下游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变形假单胞菌的毒力。
其他文献
海洋开发和利用,网络通信是关键。限于海洋独特的环境,无线通信是最优的选择。目前离岸线较远(通常是12海里以外)的海域,主要依赖高通量卫星通信和北斗短报文通信,近岸可以依靠移动运营商网络。卫星通信成本高,天线复杂,实现困难,北斗短报文信息流通量小,移动运营商网络覆盖有限。因此,在海洋领域研究低成本无线通信技术,对海洋监测数据采集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远距离无线传输通常通过无线节点或基站之间接力传输实
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adaptor,MAVS)是模式识别受体RIG样受体(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 I(RIG-I)-like receptors,RLRs)的接头蛋白,在脊椎动物的抗病毒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还在硬骨鱼类中发现了MAVS异构体的存在,有关硬骨鱼类MA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是围绕学生和问题展开的,十分重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独立工作的经验,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本文以浙教版初中“圆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开展基于波
“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即“三新”)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核心素养的贯彻和实施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数学建模素养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具有难设计、难实施和难评价的特征,困扰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新高考应如何对数学建模素养进行测试,成为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难题。本研究选取近五年高考全国卷中的66道数学建模试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四位一线教师和三位教研员的访谈,运用文献梳理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同
加强课程教材的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条件之一,顺应教育走向全球化的趋势,中加两国教育界都在不断的优化数学教材。不同国家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国教材的编写,还能改善当前的教学,从而促进对当前教育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认识。笔者选取中国人教版初中教材与加拿大安大略省NE版中学数学教材相应的函数知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和探讨两国教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中关键的调控因子,同时也是调节卵巢发育的重要基因。micro 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单链RNA分子,可以通过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3’-UTR)碱基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负向调控基因的表达。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蟹
在花鲈的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应激现象的发生,而氧化应激最为常见且副作用显著,过度的氧化应激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受到抑制,严重影响养殖效益。部分中草药能够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实验以花鲈为研究对象,建立H2O2氧化损伤模型,在细胞水平筛选保肝作用最强的中草药,在活体验证筛选中草药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四部分内容。1.花鲈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本试
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饲料磷水平显著影响花鲈脂肪的分解和合成代谢,低磷降低鱼体AMPK的基因表达,而AMPK是机体代谢调控的关键蛋白,并且AMPK的活性受磷酸化过程的调控。为研究饲料中的磷是否通过影响AMPK磷酸化影响鱼体脂肪代谢,开展以下研究:(1)饲料磷水平对花鲈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设计低、中、高三个磷水平,以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钾为磷源,配成磷水平分别为0.36%(低磷组/对照组)、0.72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对花鲈生长、脂肪代谢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亚油酸、DHA和EPA为脂肪源,配制n-3/n-6 PUFA配比分别为10(n-3)、2、1、0.5、0.25和0.05(n-6)的6组试验饲料,选取360尾花鲈(初始体重:11.06±0.2g)随机分到18个养殖缸中,每种饲料投喂3个养殖缸,试验周期为8周,采集相关样品并测定分析,得出主要结果如
黄姑鱼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浙江和福建省)广受欢迎,在福建省已有近30年的养殖历史。随着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及养殖规模的扩大,主养区集约化养殖程度过高,导致疾病暴发频繁。多年来黄姑鱼养殖也常常因为病害导致大量死亡,特别是哈维氏弧菌侵袭引发的病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揭示黄姑鱼抵御哈维氏弧菌侵害的抗病遗传基础,进而阐明其抗病免疫机制,为开展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