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全世界有170余种,我国有79种,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该属植物中,大部分具有药用价值,而且许多为藏、彝等少数民族普遍应用,是藏药“蒂达”的主要来源。为了更好地对该属药材进行开发和利用,本文对其部分药材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工作。
首先,对云南、四川两省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资源、生境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标本和文献查阅,并采集样品及制作了标本。对丽江獐牙菜、宾川獐牙菜、川西獐牙菜、狭叶獐牙菜、红直獐牙菜药材性状进行了描述,利用石蜡切片和粉末制片方法研究了5种药材的显微特征,并利用显色、TLC、HPLC法进行了理化鉴定,为以上5种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
其次,利用HPLC法对14种獐牙菜属植物及1种近缘植物中4种主要有效成分(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和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比较,并测定了丽江獐牙菜不同药用部位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建立了含量测定的HPLC色谱方法,通过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间接比较其用于治疗肝、胆疾病的疗效及确定最佳采收期。
再次,对丽江獐牙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药材经95%乙醇提取,浓缩,用水分散,经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步萃取,浓缩,得浸膏。由于时间关系,仅对正丁醇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样品经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ODS反复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得7个已知化合物,经鉴定为: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齐墩果酸、胡萝卜苷、1,3,8-三羟基—2,5—二甲氧基口山酮、异牡荆苷、异红草昔,其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等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最后,采用HPLC-DAD方法,建立了丽江獐牙菜药材的指纹图谱。试验证明,该方法的分离度、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丽江獐牙菜(全草)中的化学成分,为深入研究丽江獐牙菜的活性成分,全面评价丽江獐牙菜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此外,还比较了丽江獐牙菜、宾川獐牙菜、红直獐牙菜、川西獐牙菜种间相似度,结合植物化学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就指纹图谱技术在獐牙菜属植物种间分类(传统形态分类学)提出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