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景区既是旅游游览观光的对象,同时也承担着游客的环境教育、自然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的功能。景区环境教育是否发挥,要通过了解受众的感知才能得到证实。喀纳斯景区作为重点品牌旅游景区,在新疆自治区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98年开发以来,在十四年的发展中,景区各项设施不断完善,迅速发展。喀纳斯景区是否实现了游客的环境教育,实现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只有通过游客的感知研究才能得到答案。本文在探讨生态旅游区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上,选取新疆喀纳斯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喀纳斯生态旅游区环境教育游客感知指标体系,通过实际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原始数据,并利用Spss18.0分析软件对游客样本特征和游客感知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游客对景区环境教育的总体感知一般;(2)喀纳斯景区环境教育在标识系统、旅游组织、景区服务人员环保素养、导游员讲解等方面存在问题;(3)游客出游动机与总体感知水平显著相关、文化程度和出游方式与总体感知水平形式显著相关;(4)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在导游讲解和景区宣传册上的感知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文化水平的游客在游览活动的感知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出游方式的游客在导游讲解的感知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文章针对以上结论,结合景区实际,提出了相应改进意见,以期扬长避短,使景区环境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