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物建筑是一种具有丰富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传统村落中的文物建筑由于其历史文化和环境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国家文物局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有一套成文的规定,然而由于观念的滞后、经验技术的欠缺和资金的不足,导致传统村落中文物建筑的再利用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某些村落即使文物建筑获得了资金投入进行了良好的保护与修缮,但由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观念的落后,没有认识到文物建筑利用的重要性,文物建筑的保护非常僵化,既没有考虑到其丰富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展现,又没有考虑到居住在其中的居民的生活。安徽泾县黄田村被列入了我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黄田村文物建筑群在2006年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现了皖南乡村的传统特色。文章以国家文物局的试点工程为依托,对安徽泾县黄田村的文物建筑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选题的背景和目的做了全面的论述,对文章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传统村落中文物建筑在保护中再利用缺失的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描述了黄田村的区位和历史沿革,分析了黄田村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特色,列举了黄田村的文物建筑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重点对文物建筑的保存状况和利用现状进行了说明。第三部分,首先研究了国内外有关文物建筑再利用的理念与有法律规定,在此基础上,依托黄田村自然和人文优势,对黄田村文物建筑再利用进行了宏观定位,即以文物建筑核心价值发掘、延续皖南传统生活生产方式为目标,制定了文物建筑再利用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并依据定位和原则提出了整体规划布局、建筑保护修缮、新功能置入与延续原功能的总体策略,然后对文物建筑再利用的方法做了研究,阐明了黄田村的再利用整体规划与文物建筑的功能布局方式,将文物建筑的功能定位分为历史人文、艺术教育、商业功能、服务接待、民住民宿五大部分。第四部分,分别从历史人文、艺术教育、商业建筑、服务接待、民住民宿五个方面重点对文物建筑的再利用设计进行了研究,针对每个类型选择一个典型案例,阐述了建筑的概况与功能定位,分析建筑的现状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再利用设计方案。最后对黄田村文物建筑的再利用理念和设计思路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传统村落中文物建筑的再利用研究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