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主决断”的中医心理理论与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然而综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研究发现,对此的解释从汉唐开始,至今一直充满争议,此外目前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阐释上,仅有的几个临床研究也只是个案研究或者对一两个古方的扩展应用,并且这些研究内容混杂,可能是由于受中医整体观念、形神合一思想的影响,这些研究没有统一的方向,内科、外科、精神心理都放在一起阐述,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很难阐释清楚,达成共识。  尽管如此,众医家对“胆主决断”以及胆对情志的重要调节作用的看法却是一致的,只是还没有引起重视和深入研究过。因此本研究借鉴目前主流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探索性地从“胆主决断”的中医心理理论开始,深入调查研究,落脚于临床,以期丰富中医“胆主决断”以及“凡十一脏取决”的科学内涵,同时为中医精神与心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目的  研究“胆主决断”的中医心理学内涵,探索正常人和病人勇怯的差异性,验证胆商训练对胆怯性人格倾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2、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分理论研究、调查研究、临床研究三个部分。  2.1理论研究  主要是通过分析文献和整理中医心理专家思想和治疗内容,提炼和归纳“胆主决断”的中医心理学含义,分析“胆主决断”与心主神明的关系、胆主肾气与情志的关系、勇怯与“胆主决断”的关系、勇怯的阴阳辨证关系,阐述勇怯人格发展假说以及“胆主决断”在精神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意义。  2.2调查研究  采用横断调查法,方便取样,以正常人和经诊断的精神与心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广安门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GMPI)为研究工具,共收集有效问卷2019份,分析GMPI中胆商分量表与其他分量表和量表总分的相关性,正常人和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胆商的差异性,以及童年、少年、青年三个年龄段的差异性和延续性。验证胆商(勇怯)的重要性,分析病人和正常人胆商的差异性,探索“胆主决断”的规律性,证明“胆主决断”的重要性。  2.3临床研究  以35例具有胆怯性人格倾向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胆商训练为主干预4周,治疗前后使用胆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然后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疗效。  3、结果  3.1理论研究  “胆主决断”的中医心理学内涵是,胆能够使用刚柔并济的方式,中正无偏移地决断情志,维护人体阴阳平衡,精神乃治的状态。  “胆主决断”与心主神明二者相辅相成,心主神明的活动要依靠胆的决断功能来调节,而“胆主决断”的功能也要通过心神发挥,二者共同完成对人体精神活动的调控。  人格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先天是基础,后天是条件,胆商与先天和后天都密切相关。  胆能够主决断最重要的在于胆气的勇怯,胆赖勇怯而决情志,勇怯之间具有动态的阴阳辨证关系。  勇怯是人格发展的初始因素,勇怯来源于婴儿对自然的认识和亲子关系状况。  保证“胆主决断”功能正常,有利于精神与心理疾病的预防,提示胆商训练对精神与心理疾病的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3.2调查研究  胆商量表三个年龄段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胆商量表总分和内部各项,每两个年龄段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人际恐惧中童年和少年、童年和青年、少年和青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63、0.756、0.917,自然恐惧中童年和少年、童年和青年、少年和青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32、0.701、0.881,冲突恐惧中童年和少年、童年和青年、少年和青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696、0.670、0.724,莫名恐惧中童年和少年、童年和青年、少年和青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47、0.700、0.875,适应力中少年和青年的相关系数是0.897、胆商年龄段总分中童年和少年、童年和青年、少年和青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88、0.673、0.903。此外,童年与少年、少年与青年的相关系数普遍高于童年与青年的相关系数。  胆商分量表与其他分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胆商量表总分与GMPI总分和其他分量表总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胆商与生活事件、教养方式、思维方式、意志力、自我、人际关系、性发展、世界观、人格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421、0.490、0.580、-0.322、0.728、0.681、0.518、0.493、0.837,其中胆商与GMPI总分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37。各分量表与GMPI总分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GMPI总分与生活事件、教养方式、思维方式、意志力、自我、胆商、人际关系、性发展、世界观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445、0.518、0.680、-0.166、0.805、0.749、0.663、0.721,其中GMPI总分与胆商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37,其次是自我,为0.805。  正常人和病人的差异性检验:正常人和病人在胆商总分和各维度总分方面都有统计学差异(P<0.001),除了童年时期的冲突恐惧(P=0.176),病人的各项平均等级均高于正常人,冲突恐惧除外。胆商分量表三个年龄段的差异性分析:人际恐惧童年和少年、童年和青年,自然恐惧童年和少年、少年和青年、童年和青年,冲突恐惧童年和少年、少年和青年、童年和青年,莫名恐惧童年和少年、童年和青年,胆商分年龄段总分童年和少年、童年和青年,都具有显著差异(P<0.001)。  胆商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相关性分析:胆商总分与SCL-90总分和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在0.495和0.607之间,两者呈中度相关性。  3.3临床研究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前后评分比较:HAMD和HAMA治疗前后都有显著性差异P值为0.000,都小于0.001。  GMPI胆商量表治疗前后评分比较:胆商量表治疗前后各项及总分都有显著性差异P值都为0.000,除了适应力为0.022,都小于0.001或者0.005。  4、结论  4.1“胆主决断”具有丰富的中医心理学内涵。  4.2胆主决断的功能正常有助于调节情志、维持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全。胆商自身发展具有规律性。胆商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能提示“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在人格发展方面具有合理性。  4.3胆商训练可以调整胆商,以胆商训练为主的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对具有胆怯型人格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补气化浊汤对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DLEV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早期DLEVD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目的:研究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对治疗气虚血瘀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的评价。  方法:收集符合研究要求老年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53例,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于入院后均按西医常规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在半月板红-白区(b区)纵形撕裂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