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体系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ita8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是一种在公、私领域里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行为启发、引进、修改和传播新技术,是政府、企业、研究院所、中介机构之间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而建设性地相互作用,并将创新作为系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动力的系统。国家创新体系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培养和适应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国家创新能力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但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动力机制的研究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研究中,是相对比较薄弱的部分,本文力争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客观的、历史的论述评析国家创新体系。试图通过对国家创新体系动力机制的研究,建构一种成熟的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为加强我国创新能力,使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高效运转做出贡献。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是一个集体的行动,是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巨大复杂的系统。在多年的建设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我认为主要在于集体行动的困境。针对此问题,本文将从共同理念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思想基础;利益合理分配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动力机制;国家创新体系需要集体行动的逻辑;制度供给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政策保障四个方面来回答此问题。
其他文献
科学哲学自历史主义学派衰落以后,该向何处发展,一直是科学哲学界关注的热点。近来自然主义的复兴以及自然化认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有理由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哲学又面临一次重
据调查,经常参加系统科学的田径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所以,田径项目也被认为是体
期刊
潜在的教化功能,使文化在任何社会中都常被当作意识形态来运用。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主体的儒学,因其在这方面卓越的表现而成为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主流,拥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