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模型,它与函数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且有着大量的实际背景。数列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研究价值。然而,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者的聚焦关注点,数列的学习是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数列学习评价侧重于量化评价,缺乏对质的评定。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以SOLO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建立数列认知水平的评价标准、编制测试卷,对不同类型、不同年级的337名高中生展开调查;然后通过学生的作答对学生数列的学习进行质性的评价;最后对学生数列学习的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高中生数列知识的认知水平:(1)从测试全体来看,数列的概念这一维度是达到最高水平所占比例最高的,其次是等差数列和的概念、等差数列的求和、等比数列的概念,都有超过70%的学生到达R-3水平及以上的水平。(2)从学校的类型来看,处于低水平的学生大多分布在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处于R-3水平中的人数比例多于重点中学的人数比例;但重点中学处于R-3水平及以上的总人数多于普通中学,甚至在有些维度上是普通中学的两倍。(3)从年级上看,经过一轮复习后,高三年级的学生在高层次水平的比例要高于高二年级,尤其在E-4水平上的占总体比例增加的较为明显。(4)从性别上看,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以及等比数列求和两个方面的有性别上的差异,女生在这两方面的认知水平低于男生;其他维度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2.影响学生数列认知水平的因素:(1)对概念的本质理解不透彻;(2)数列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欠缺;(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题海战术”的观念影响较深;(4)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和数学习惯。3.基于SOLO理论,提出的教学指导建议:(1)重视对概念的教学;(2)重视对数学原理的掌握;(3)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升学习的能力;(4)对于数列知识的获得,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本项研究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对学生数列认知水平的质性评价体系及测量工具,提高学生的数列认知水平;以期提出的相应教学建议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