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亻革)家蜡染装饰图案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5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亻革)家是我国贵州省黔东南州境内的一个小族群,人口不到五万。在没有民族文字的漫长岁月里,(亻革)家蜡染装饰图案代替了文字语言功能,流露出图象文字化的显著特征,向(亻革)家的子孙后代传授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常识和古风遗俗。佯家蜡染特色鲜明、与众不同,它始终坚守的古老工艺及图案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生活哲学和美学意蕴,对于少数民族族群以及整个人类社会而言,都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民间传统文化遭受冲击,适时对(亻革)家蜡染装饰图案进行研究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搜集更为丰富和准确的资料,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远赴贵州省凯里市,对(亻革)家进行实地调查,期间采访了多位资深蜡染制作者,获取了珍贵的图片资料和口述资料;同时,笔者还通过互联网与(亻革)家当地的民族研究工作者取得了联系,咨询了很多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本课题第一章介绍了(亻革)家蜡染的地理环境、历史状况以及它在(亻革)家审美文化中的地位;第二章浅析(亻革)家蜡染装饰图案的类型;第三章指出(亻革)家蜡染装饰图案内蕴深沉,已经远远超出个体经验和情感之域,直接指向人类的原始体验,进而从图像内涵、色彩意蕴、造型特点以及构图规律这四个方面对其艺术性展开深层研究,是整个课题的研究重点;第四章,总结(亻革)家蜡染装饰图案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民俗价值和开发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研究了当代画家晏少翔(1914-2014)的生平、画作(临摹与创作)、画论和在台湾的传承等几个方面,整理叙述他习画、作画、绘画教育的经历和成就。他历经中国近代政治与文化处
期刊
期刊
绘画是以审美的形式传达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形成艺术作品,传递精神感受。历史上任何一幅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都足画家内在心灵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