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正思想的哲学追问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基督教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他通过《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等著作,提出了他独特的社会公正思想。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社会公正思想主要是在严格区分个体的道德与群体的不道德的基础上展开。在尼布尔看来,人类的本性被赋予了自私与非自私两种冲动,个人的自私的自然冲动促使他力图永久地保存自己,并努力按照他个人的独特方式去实现自己,这种生命冲动使人产生了性欲、权利意志及其各种派生的欲求,即生存意志、权利意志和自我维护的欲望。但是人的自然冲动不仅促使人超越自己去追求生命的永恒性,而且,人的本性使人生来就具有一种使人与其同伴相处的天然联系,即使在人与他人相冲突时,人的自然的本能冲动也会促使人去考虑他人的需要,促使人与其他生命共同达到某种和谐。除此之外,人还具有一种同情他人的特殊冲动—社会冲动,这种冲动驱使人去热情帮助他生活的群体中的老弱病残。然而,即使个人或个体还能维持一定的平等,可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和权力的日益集中,复杂的社会不可避免地要造成高度的不平等。在这一过程中,个人没有能力促使他自己的群体的生活符合个人的爱的理想,作为个人,他们要同情和爱他人,应该关心他人,但是作为他们自认为的群体他们则想尽一切方法去攫取所能占有的一切权力。社会群体,比如阶级、团体、民族、国家,表现出极其利己的趋势,个体的利己主义和群体的利己主义结合起来表现出了极其强烈的群体自私倾向。经济基础的不平等、阶级的分化、权力的分配不均,促使群体以牺牲个体的无私道德去换取群体的不道德,造成各个时代的社会不公正,并使这种不公正永恒化。这种强烈的社会不公正造成人民深重的痛苦和灾难,面对社会上严重的不公,尼布尔通过理论研究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力图寻找消除社会不公正的途径。尼布尔认为,在实现公正时面临的困难和危险是非常巨大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很复杂,所以只有在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中各种条件不断成熟,才能由社会自身的发展选择采取何种策略和途径来实现社会公正,这不是人为所能控制的。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社会公正思想不失其超时代的特征,因此,在当今时代仍具有可借签的理论点,然而,但是,由于其产生的特定时空的限制,其社会公正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其他文献
对动车组用铝合金中的钠、钙等微量元素进行定量检测,给出被测元素的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等相关信息,确定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验证试验方法的有效性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当代美国的基础教育制度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部分。美国的私立中小学不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创建和经营的,而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各种实体创建和管理的,其中最主要是宗教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对客户生活圈渗透的不断加深,客户对银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投诉事件明显增多。按投诉产生的原因,本文将客户投诉分为优质服务投诉、设备故障投诉
首先基于Kaya恒等式,利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LMDI法)将氮氧化物排放分解为排放因子、能源强度、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5个因素;其次通过模型得出的脱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