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迪斯·华顿(1862-1937)是美国杰出多产女作家,第一位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金质奖的女性。华顿作为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上深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念贯穿了她的整个文学生涯。1905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欢乐之家》使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说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当时老纽约上流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生活在父权社会下的女性所受到的诸多约束和压迫。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欢乐之家》的主人公丽莉·巴特进行解析。旨在揭示拥有健康稳定的性格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伊迪斯·华顿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家庭背景、小说概述和文献综述。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第三章主要研究丽莉人格失衡的原因,其中包括来自家庭和教育的负面影响,男性主宰的上流社会对女性本我追求的压制,以及丽莉迷失的自我和本我追求导致了飘渺不定的抉择和爱情的挫败。没有生存能力的丽莉,嫁给一个富有的男士是她获得幸福和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最后描述了当丽莉被上流社会摒弃时所产生的焦虑和采用的防御机制。第四章总结全文。教育和环境影响人的性格,而性格影响人的命运。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拥有独立、稳定的性格,建立和谐家庭的同时,扩展知识框架来促使积极、有效地协调自己的行为举止。通过对主人公人格失衡的分析,启示现代女性应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以及建立协调“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能力,这对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实现自身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