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到表现的传承——克里姆特与席勒绘画比较研究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f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Vienns Secession)众多的艺术家中,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与埃贡·席勒(Egon Schiele)是比较关注的两位艺术家。两位艺术家的相识与相互欣赏以及微妙的师徒关系所带来的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深刻的象征主义内涵、富于装饰意味的独特形式、人物形象的变形处理和画面中富于张力与变化的线条。两位艺术家画面中独特的装饰性与表现性风格获得了与其他画家截然不同的表现效果,使他们成为二十世纪颇受关注的艺术家。本文将针对克里姆特与席勒作品的绘画语言进行分析,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两位艺术家的绘画创作及其独特魅力,分析两位绘画大师在当时的绘画领域的崭新探索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类沟通与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更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财产与基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信息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第一位获得欧洲声誉的作曲家,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格里格的探索和创新精神集中体现在和声领域,色彩性和
改革开放以来,钢琴逐步的代替了手打拍子和录音机设备,成为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堂的伴奏乐器。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舞蹈基训课程的伴奏音乐书籍也日益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