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陇》杂志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甘肃社会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入省内,促进了甘肃人民的觉醒,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和刊物起到了很主要的作用。通过阅读这类书刊,甘肃学子深深感受到国内思想大潮涌动,而甘肃的风气依然未开,他们希望为甘肃的文化、教育、经济等贡献微薄之力,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1920年1月,甘肃的部分旅京学生先是向家乡人民购寄进步书刊,接着创办刊物,宣传新文化思想。5月20日,甘肃历史上一个真正的青年杂志——《新陇》杂志在北京大学诞生了。《新陇》杂志成为北大学子向西部输送先进文化的窗口,转载了《新青年》、《新教育》、《建设》等杂志上的文章,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了一大批青年纷纷外出求学,追求真理。同时,杂志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热情宣传“五四”精神,宣传科学与民主,研究探讨甘肃的社会问题。这本刊物经过多种渠道进入兰州后,推动了甘肃的青年学生运动,打开了甘肃政治上的沉闷局面。《新陇》杂志虽然在后来被迫停刊,但它对传播新文化,扩大“五四”运动影响,推动甘肃历史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早期组织的建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新陇》杂志还刊载了相当数量的反映甘肃各方面社会面貌与甘肃文化的文章,消除了国人对于西部和甘肃的误解,让国人客观的了解真实的甘肃,为我们后来研究民国时期的甘肃保存了有价值的资料。本文以甘肃省图书馆所藏的部分民国时期《新陇》杂志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了《新陇》杂志的创刊与停刊、《新陇》杂志所见之民国甘肃、《新陇》杂志与甘肃学人等命题,以《新陇》杂志为中心对民国时期,尤其是二十年代甘肃的形象进行了整体考察。
其他文献
文化的传播、历史的记载离不开书籍。“梵夹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书籍装帧形式,最早在古印度以“贝叶经”的形式出现。随着印度佛教的东传,梵夹装书籍沿多条“丝绸之路”传播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世界加工制造业重心向我国转移,促使我国的包装印刷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用户对于包装印刷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着眼于目前包装印刷业的发展形势,只有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对卒中后尿失禁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评价其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84例卒中后尿失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3)。
《论语》半月刊系1932年由林语堂等人于上海创办的大众文化期刊,而《论语》的“专号”则是该刊的一种特殊发行形式,每一期专号皆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编辑出版。《论语》从创刊起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法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语类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外语类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存在一定
从转载来源期刊、第一作者单位及地域分布、论文研究领域等方面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16年度转载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对物理学
螳螂Mantodea因其卵鞘———桑螵蛸可入药,而成为我国中医史上知名的药用昆虫之一;螳螂还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在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本文对我国螳
徐伯昕(1905年—1984年),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从1926年协助邹韬奋先生从事出版工作以来,谨记“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专注于期刊社和书店的经营与管理,并不断创新经营管理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尺神经损伤疗效。方法:将60尺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并配合运动疗法,治
随着数字技术向印刷业全方位的渗透,应用数字化工作流程及其CIP3/CIP4技术来缩短作业时间、减少原材料浪费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已经成为印刷企业竞争力的标志。而印刷作业准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