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旧约》的女性形象再解读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宗教圣典,圣经不仅影响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信徒生活,也为世界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启发。其文学价值,尤其是《圣经·旧约》的文学价值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话题。《圣经·旧约》中的人物众多,个性鲜明,研究者众多。20世纪世俗领域中女性主义的兴起带动了《旧约》女性人物的具体研究。女性主义者以女性主义视角来阐释《圣经·旧约》中众多的女性形象。但是,女性主义的解读都是以圣经的父权制体系为立论前提,以二元对立分析法为诠释路径,去解构圣经父权制体系,所以这种解读和分析完全偏离了圣经的神权意识形态和整体的叙事框架。此外,极少数学者将圣经叙事批评应用到具体的旧约女性形象的分析,却缺乏阐释深度和系统性的神学思考。本文根据斯滕伯格的圣经叙事学,结合基督教的部分神学思想对《圣经·旧约》的女性形象进行重新解读,深入探讨这些女性形象背后蕴含的圣经叙事特征和意识形态。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以夏娃和以斯帖为例重新解读女性“助手”形象。作者认为她们是上帝计划中的重要角色。夏娃虽然在亚当之后被创造,但是与亚当拥有平等的受造价值和治理世界的权柄,更是上帝创造的巅峰,基督教会的隐喻。以斯帖作为犹太女子以波斯王后的身份挽救了民族命运,是当之无愧的女英雄,更关键的是她在上帝救赎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救恩可以继续通过犹太民族实现。第三章以路得和撒拉为例重新构建“生育工具”形象。作者认为路得是弥赛亚的肉身祖先之一,由于对以色列神的独特认识和全然委身而最终成为耶稣基督家谱中的一份子。而撒拉是应许之子以撒的母亲,虽然对上帝的信心经历诸般试炼,但仍然成为上帝救赎计划中的重要器皿。第四章以波提乏之妻和大利拉为例重新解读“淫妇”形象。作者认为,这些人物形象的出现并非刻意丑化女性形象,贬低女性价值,而是反映上帝对所拣选之人的属灵品质的试验。波提乏之妻是为试验约瑟的正直,从正面反映上帝圣洁的道德属性。大利拉是为试验参孙的情欲,通过参孙的失败间接反映上帝的公义。第五章以夏甲和他玛为例重新解读“受辱”的女性形象。作者认为这些受辱形象的出现并非父权制下的产物,而是罪恶的受害者。夏甲是亚伯拉罕和撒拉罪恶的受害者,但是她并没有被上帝遗弃甚至还出人意料地遇见神。他玛的悲剧是由暗嫩的罪恶直接导致的,同时也是大卫犯罪以后带来的结果,但她在圣经中也得到了上帝的伸冤。强奸她的暗嫩被押沙龙所杀,大卫也因自身的罪行遭受丧子之痛。最后一章为结论:《圣经·旧约》中的女性既不是下属和生育工具,也不是淫妇和受辱者,而是像男性一样,她们的叙事都是上帝干预的结果,都体现了上帝永恒的计划和旨意。通过斯滕伯格的圣经叙事学对这四类被女性主义视角误读的女性形象的重新解读,本文将有利于国内学者在更宏观的背景和框架下重新认识《圣经·旧约》中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深化对圣经的神权意识形态和叙事风格的理解。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语言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同时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语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汉英是两门在
人们日益认识到词汇的掌握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词汇学习效率,许多研究者和教学者针对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其中词汇附带习得越来越受
《荆棘鸟》出版于1977年,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1937-)的呕心沥血之作。小说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成为当代世界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它是一部家世小说,以充满浓
《赎罪》是当代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一经出版就大受欢迎,入围2001年的布克奖。其独特的人物设计和情节安排,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冲击。正如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