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超常量直肌手术矫正共同性斜视的疗效观察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net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单眼水平直肌超常量手术矫正共同性水平斜视的术后眼位成功率和眼球运动情况。方法回顾性无对照病例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单眼超常量眼肌手术的43例资料齐全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入选。排除非共同性性斜视及既往有眼肌手术病史的患者。其中共同性外斜视患者13例,含知觉性外斜12例,主斜眼行外直肌后徙9-10mm,伴同眼内直肌截短5-8mm;共同性内斜视患者30例,含知觉性内斜22例,行主斜眼内直肌后徙6-7mm,或伴有同眼外直肌截短6-9mm。随访时间:1.5-60个月。观察指标:术后不同时期的眼位和眼球运动。末次随访的眼位偏斜度<10PD视为成功,眼球内转或外转不足-1--4均视为运动异常。结果 43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末次随访时双眼正位34例,正位率为79.1%。13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内转均正常,外转均不同程度亢进,术后6周以上随访,内转均到位,9例外转不足-1,1例外转不足-2。30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术前8例存在外转不足(-1--2),术后6周以上随访,仅1例术前外转不足-2,术后改为外转不足-1,其余29例患者眼球内外转均到位。结论单眼水平直肌超常量手术可有效地矫正共同性斜视;外直肌后徙9-10mm可引起部分患者外转轻度受限,内直肌后徙6-7mm未导致眼球运动障碍。
其他文献
先秦漢語的述賓關係非常複雜,除了“使動”“意動”外,研究者還提出了“爲動”“對動”等近20種名目。本文對《左傳》中的“P(V/A)+之”做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認爲“使動”“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幼儿绘本教学也受到了学前教育者的关注,幼儿绘本以其丰富的故事性、趣味性、形象化的图片引导幼儿增强认知能力。目前我国幼儿园在应用绘本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幼儿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不到进一步发展,例如教学目标不清晰、绘本选择随意度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都影响了绘本教学质量。因此在幼儿绘本教学中为全面渗透情感教育,构建情感教学目标,显示
目的:  1、研究I标记抗甲胎蛋白单抗对小鼠皮下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  2、研究低频低功率超声辐射血管内微泡剂的生物学效应。  3、对比研究单纯性放射免疫治疗与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