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化小说创作论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h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诗化小说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活跃于40年代并延绵至新时期,蔚为大观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的历史之中,因其独特的书写手法,全新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建构理想而备受理论批评界的关注。诗化小说融诗意抒情和写实叙事为一体,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体价值。诗化小说所追求的艺术直觉与印象主义批评方法的内在运思上有相通之处。所以在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视界中,一些学者专家往往用西方印象主义批评方法,以审美情调和文体特征为切入点,对诗化小说进行个案关照。人们通过对诗化小说的文本解读和分析,提升出一些诗学范畴,进而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领域。总体说来,学术界对诗化小说这一独特的小说类型,做了大量的阐释与评述,但多集中于审美特色及文体意义等方面。从风格学、语言学、叙述学的角度,整体的宏观的研究得成果还不多见。本文试图在诗化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的关系中,在审美的层面上,考察其独特的人文理想、审美意象、审美情调及其语体特征,以期对诗化小说做一个整体性的、综合性的阐释和把握。 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本文一则从“发生学”的意义上,对诗化小说兴起的历史语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探讨了诗化小说的生成与演化的文化艺术渊源,强调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产生,虽然与西方现代小说的影响相关,但其归根依然是中国文学悠久的抒情传统,其既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而又有所超越。同时,诗化小说的生成还与西方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引进与移植密切相关;二则探讨了诗化小说主题学的意义——人性主题,强调现代诗化小说具有原生态的野性人格、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格、自主自为的理想人格三种精神品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现当代小说的过分社会化与理性化的色彩,凸现了文学的“人学”特征;三则从“美学”的角度探讨现代诗化小说的审美理想。诗化小说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对生活进行过滤与净化,展现出古朴美、清纯美的人生图景。中国现代诗化小说审美理想主要体现在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识、田园牧歌的审美情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境界和忧郁、感伤的审美基调等几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成为诗化小说实现自身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成为解读诗化小说的重要途径;四则探讨诗化小说的语体风格,诗化小说作为融合了叙述方式和诗意方式的独特文体,除了具有一般叙事小说的最基本的规范外,还具有了一般小说所没有的诗化特征:叙事内容的抒情化,结构的非情节化,语言风格的诗化。 诗化小说在现代抒情小说中占主体地位,它与写实类小说相抗衡和补充,推动现代小说文体的发展。不仅如此,在许多写实小说日益暴露出观念化、图解式的弊端的今天,诗化小说越来越显露出其迷人的艺术魅力,它的重抒情、重语言的追求,情节的淡化、诗化的倾向,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都似乎正契合了代表整个小说文体发展的某种趋势,给小说发展展现了广阔而美好的前景。诗化小说不但在当时那个时代文坛表达出一种意义存在,并且对当代小说带来了更丰富的影响,诗化小说更富有当代性。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方恐怖电影在产量、票房以及获奖情况等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异军突起之势。它不仅在整个亚洲掀起了一股恐怖电影热,同时也在世界影坛上引起了广泛的注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筮书,然而它更是一部系统的人格理论著作,因为该书在向问卦者预示吉凶祸福的同时,还告诫他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解决问题等方面应取何种人格,应遵循何种
“五四”启蒙运动中,“女性解放”作为“人的觉醒”的启蒙命题的子命题被提上议程。然而,从“五四”启蒙的理论前沿《新青年》杂志有关妇女解放问题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由于社会性
连珠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比较通行的文体,自出现之后就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始终,历朝历代都不乏作者。但这一文体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自魏晋以来,许多文体论著虽有所论列,但往往因
你有没有过被人喊作“三八婆”?女人往往热衷于跟人分享自己和他人的私人经历,越是私密越爱散播,颇有一些“狗仔队”和“小喇叭”的风范。别人的秘密,她们有一种说之而后快的冲动。这种“八卦强迫症”,有时不但伤害了别人,也影响到了自己。    “爱八卦”的上司  Sarah是某外企的一名部门副经理,虽然能力一般,不过论资历,也该提升了,但Sarah却一直原地踏步。原来Sarah有个习惯,与下属们聚餐时,总爱
对底层民众生存苦难的深切关怀和精神探索使得鬼子的小说创作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目标。而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鬼子的小说在创作上也日趋成熟,形成了其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朋友聚会时,有人提出,她要学会聆听。“这也要学?”众人说。她笑着说,“开会时,都抱怨还不结束,总不自觉打断或走神,没深刻理解领导的意思,事后又去不停与领导沟通,解释自己的意思,其实都因为首先没听懂领导的意思,才有后来的沟通不畅。”  吵架時,放任心情地说,表达自己的愤怒;别人对自己不理解时,我们绞尽脑汁为自己辩说;想对父母尽孝心时,把自己的心意说给父母听。更多的人愿意用“说”作为唯一的沟通方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