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要建成制造强国,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在多变的世界环境中保持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却大而不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较弱,不利于强国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为实现强国目标提供保障。“中国制造2025”首先就是要以创新为驱动,技术创新是制造业企业保持竞争实力的核心环节,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较低,创新产出具有较高的随机性,不利于企业培育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绩效。同时,由于企业的创新产出存在不确定性,本文难以从创新产出的效率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重点从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端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产生何种影响,从而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绩效提供有益借鉴。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投入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的特征,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企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承担能力。风险承担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会在企业面临技术创新投入等不确定性风险时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纳入到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框架中,研究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主要选取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3-201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风险承担水平这一调节变量,实证检验风险承担水平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实证回归结果表明:(1)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同时,本文还进行了滞后效应的检验,发现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且在滞后二期的影响效果更好,说明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的长期绩效具有更积极的影响。(2)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越强,企业绩效表现越好。(3)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增强的调节效应。(4)不同的风险承担水平对于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不同。本文通过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行分组回归,发现与较低的风险承担水平相比,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越好。本文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研究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创新性的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这一视角,分析其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企业在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时综合考虑企业风险承担因素,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后本文从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制造业企业立足于自身的长期发展来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