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矮壮素、6-苄氨基嘌呤、氯吡脲、多效唑、烯效唑、赤霉素、对氯苯氧乙酸、2,4-D在番茄和黄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于2014年和2015年,在广州进行了3%赤霉素乳油、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矮壮素水剂在田间番茄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实验。主要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在番茄和黄瓜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番茄样品中添加浓度为0.01、0.10、0.50mg/kg时,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7.22~109.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7~10.06%之间。在黄瓜样品中添加浓度为0.01、0.10、0.50mg/kg时,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92.24~11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8~11.36%之间。(2)消解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多效唑、矮壮素在田间番茄中的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Ct=Coe-Kt,半衰期分别为1.8d,1.2d和2.2d。(3)最终残留实验结果表明,在推荐使用最高剂量及推荐最高剂量1.5倍的情况下,施药1~2次,末次施药后3d、5d、7d,赤霉素、多效唑和矮壮素在番茄中的最终残留分别为0.02~0.67mg/kg,0.02~6.02mg/kg,1.02~10.27mg/kg。在番茄果实成熟后3d、5d、7d,赤霉素,多效唑和矮壮素在番茄中的最终残留均低于0.01mg/kg。(4)美国、日本规定赤霉素在水果中的MRL值为0.2mg/kg,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中规定的多效唑在水果(苹果、荔枝)中的MRL值为0.5mg/kg。本研究对于我国MRL值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建议3%赤霉素乳油的合理施用范围为1.5~2.25g a.i./hm2;15%多效唑可湿性粉的合理施用范围为25~37.5g a.i./hm2;50%矮壮素水剂的合理施用范围为37.5~56.25g a.i./hm2,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为果实成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