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2月,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我国化肥零增长行动已到收官之年(2020年),该行动的实施效果如何,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化肥管理政策的后续制定与推行。本文借助灰色预测法、脱钩模型对该行动的实施效果加以分析;后通过实地访谈法对种姜大县山东安丘在零增长行动的基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深入探究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再对国外化肥管理的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各类管理政策在我国化肥施用中的适用性。最后提出化肥零增长行动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在制定化肥管控政策方面提供借鉴。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化肥零增长行动效果良好。化肥零增长行动自2015年正式实施以来,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国整体已经实现了化肥用量连续下降,减量趋势较为稳定;施肥结构更趋合理;化肥面源污染减量明显,并且化肥面源污染与农业生产脱钩关系总体向好。2、化肥零增长行动在具体工作落实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通过对农技员进行电话访谈,笔者了解到该行动在山东安丘市的基层工作开展较为充分。但是,行动的实施仍然存在许多困难:(1)农村地区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增大,对高效施肥操作要求较高,而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老龄化趋势严重,导致农民掌握新施肥技术的能力有限,施肥技术推广工作难有成效。(2)现阶段地方农业部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基础建设薄弱,乡镇农技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加之相关培训较少,宣传方式较为单一,导致行动开展在服务宣传等体系上都有所欠缺。(3)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的提出,神化有机肥的舆论高涨。但是,有机肥替代化肥有一定的比例限制,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亦带来环境风险。只有将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比,才能实现高产、培肥地力和环境保护协调的目标。(4)化肥零增长行动中提出要加大农田改造力度,然而很多农田改造工程少注重耕地质量建设,存在后期利用不合理、管护不到位等不良现象,加之占优补劣的加剧,导致耕地地力持续降低,化肥用量上升,影响化学肥料吸收。3、化肥施用的管理经验具有全球可借鉴性。本文对世界不同类型的化肥管控政策分析发现,各国均采取了限制化肥用量的措施,笔者认为,确定合理施肥量是获得目标产量、维持土壤肥力和降低污染的关键,应兼顾法律强制型、经济激励型及公众参与型3类政策特点,通过实行政策鼓励的方法,辅助以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激励农民在满足具体的化肥减量目标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长期来看,有助于农民改变其传统的施肥方式,助力化肥施用向合理方向发展。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如下:将施肥强度作为化肥零增长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严格控制耕地用途的转变,完善补充耕地的评定标准;加大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研发,健全农技人员人才队伍建设;应完善有机肥替代比例,统一标准,加强有机肥规范管理;通过激励表彰等方式方法优化化肥减量主体意识,加强农企对接力度,发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保障化肥零增长行动完美收官的同时,助力后续的化肥施肥管理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