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节拍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是一种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方案。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观察紫杉醇节拍化疗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结合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抗肿瘤效应,初步探索其抗肿瘤的相关机制。方法:首先构建Lewis肺癌移植瘤的动物模型,待肿瘤大小约为100 mm~3时(接种后12天左右),然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8只荷瘤小鼠):空白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0.1 ml 0.9%生理盐水1次,d1-d10),紫杉醇节拍化疗组(每隔一天紫杉醇按剂量3 mg/kg腹腔注射1次,d1、d3、d5、d7、d9),紫杉醇常规化疗组(第一天紫杉醇按剂量15 mg/kg腹腔注射1次,d1),GM-CSF组(每天GM-CSF按剂量5μg/kg皮下注射1次,d1-d10),GM-CSF+紫杉醇常规化疗组(每天GM-CSF按剂量5μg/kg皮下注射1次,d1-d10+第一天紫杉醇按剂量15 mg/kg腹腔注射1次,d1),GM-CSF+紫杉醇节拍化疗组(每天GM-CSF按剂量5μg/kg皮下注射1次,d1-d10+每隔一天紫杉醇按剂量3 mg/kg腹腔注射1次,d1、d3、d5、d7、d9)。治疗开始后,实施对肿瘤体积的动态监测,记录生存时间。给药全部结束后次日,通过摘除眼球的方法获取小鼠外周血,再通过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白细胞计数,行PET/CT扫描测定肿瘤SUVmax值,HE染色法检测重要脏器(心脏、肝脏、肾脏、肺)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及增殖指数,TUNEL法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了解脾脏细胞及肿瘤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CD11c,CD80,CD86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与单用GM-CSF组肿瘤体积生长最快,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用GM-CSF并不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紫杉醇节拍化疗组、紫杉醇常规化疗组、GM-CSF+紫杉醇常规化疗组、GM-CSF+紫杉醇节拍化疗组均表现出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M-CSF+紫杉醇节拍化疗组中的肿瘤体积最小,表现出最强的肿瘤抑制作用,差异较其余五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组的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紫杉醇节拍化疗组39.91%,紫杉醇常规化疗组37.04%,GM-CSF+紫杉醇常规化疗组48.03%,GM-CSF+紫杉醇节拍化疗组66.85%。GM-CSF联合紫杉醇节拍化疗能有效地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该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8天,较其余五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紫杉醇通过节拍化疗的方式给予时,治疗结束后次日白细胞计数为(10.14±0.99)×10~9/L,与常规化疗组(8.37±1.09)×10~9/L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节拍化疗能减轻常规化疗所致白细胞计数降低程度。当GM-CSF联合紫杉醇节拍化疗时,该组白细胞计数为(12.87±1.04)×10~9/L,与空白对照组(12.18±1.11)×10~9/L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联合方案能有效的减轻白细胞计数降低的副反应。另外通过HE染色的方法发现空白对照组及各治疗组的重要脏器(心脏、肝脏、肾脏、肺)并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综上所述说明GM-CSF结合紫杉醇节拍化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紫杉醇节拍化疗能有效减少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P<0.05),说明节拍化疗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当GM-CSF结合紫杉醇节拍化疗时进一步降低了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差异较其余五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紫杉醇常规化疗降低了脾脏及肿瘤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其成熟度(P<0.05)。与此结果相反,紫杉醇节拍化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能增加脾脏及肿瘤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其成熟度(P<0.05)。当GM-CSF结合紫杉醇节拍化疗时进一步增加了脾脏及肿瘤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其成熟度,与空白对照组、紫杉醇节拍化疗组、紫杉醇常规化疗组、GM-CSF组、GM-CSF+紫杉醇常规化疗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GM-CSF联合紫杉醇节拍化疗具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2.GM-CSF联合紫杉醇节拍化疗组中白细胞计数未见下降及重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无明显毒副作用,是安全可行的方案;3.GM-CSF联合紫杉醇节拍化疗诱发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与肿瘤局部增加的树突状细胞及其成熟度有关,该联合方案增强的抗肿瘤机制与抗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