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一直要求在重要行业的公司中处于控制地位的第一大股应该是国有股东,而且一直采取对重要行业倾斜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为下述三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经验证据,一是第一大股东的控股地位及其组织属性对会计业绩及股票价值有何种影响?二是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权的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区分对会计业绩与股票价值的影响是否存在着差异?三是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和所有权属性同会计业绩及股票价值的关系具有行业特点吗?本文选择沪深两市1998年以前上市的12个行业中的541家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将541家公司按行业分成两组的情况下,第I组(公用、冶金、医药、食品酿酒与农业、商业、建筑房产与酒店、材料)中,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公司会计业绩显著好;但第II组(机械、化工、IT、纺织、汽车、家电等)中,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公司的会计业绩显著差。两组行业绝对控股公司的A股市净率均低于相对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对后面四大联合表决权的倾轧性(contestability)对第II组的会计业绩影响显著为正;对其余所有股东联合表决权的倾轧性对第I组的会计业绩影响显著为正,但对第II组的会计业绩影响显著为负;一大对其他股东的倾轧性对两组公司的市净率影响均显著为负。第一大持股,超过2/3时,两组公司的会计业绩及流通A股市净率均与其正相关;在其它区间,市净率均与其负相关;在1/4至1/2区间,两组样本的会计业绩均与其负相关;1/2至2/3区间,样本I的业绩与其显著正相关。市净率均与股票盘子显著负相关,A股市场对固定资产比重与销售增长持否定态度。将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划分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机构、地方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行业控股公司、地方一般国有法人、中央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七大类。实证发现,地方行业控股公司控制最优,地方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最差,地方政府和政府机构控制较差。没有看到一般国有法人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存在显著差异。第一大股东持股中的国家股与公司业绩及股票价值负相关,但第一大持股中的国有法人股与公司业绩及股票价值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