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表面GL13K肽涂层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q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GL13K(氨基酸序列为GKIIKLK ASLKLL-CONH2,分子量=1424g/mol)肽涂层对纯钛种植体骨结合性能的影响,为GL13K肽涂层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西班牙MOZO Grau纯钛种植体12颗,随机选取6颗种植体,表面进行GL13K肽涂层(实验组/A组),另6颗种植体表面无涂层处理(对照组/B组)。选择4月龄,体重约2.5公斤的雄性日本大耳兔6只,采用自身对照模式,每只日本大耳兔植入2颗纯钛种植体(每只实验组、对照组各1颗,于每侧股骨的远心端外侧植入)。同时,随机在一侧股骨远心端外侧面钻一个与种植体同样大小的空洞。于种植体植入术后第三周时拍摄种植体区域X线片;第六周时处死所有动物,拍摄种植体区域X线片(用以评价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是否成功建立和每只日本大耳兔的自然愈合过程)。截取种植体及其周围骨并拍摄Mi cro-CT,然后对得到反映GL13K肽涂层纯钛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的三维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测量项目如下:1)骨小梁体积(Trabec ular Volume,TV);2)骨体积(Bone Volume,BV);3)骨体积分数(BV/TV);4)骨小梁数量(Trabec 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 eparation/Spacing,Tb.Sp);5)骨表面积(Bone Surface,BS);6)骨表面积和骨体积的比值(BS/BV)。再进行树脂包埋、硬组织机切片、打磨,最后对不脱钙硬组织切片进行亚甲基蓝-苦味酸品红染色,并使用im age pro plus软件截图并分析,计算种植体周围骨面积(Mineralized bone are a,BA)。结果:1、大体观察:2只日本大耳兔在术后两周时,因伤口感染死亡(出现感染为对照组植入侧手术伤口)。4只日本大耳兔术后养殖时间达6周,手术伤口无红肿、无炎症反应,为一期愈合。种植术后第六周处死实验兔后,取下双侧股骨远中骺端,检查种植体无松动。2、X线光片检查:种植术后第3周和第6周种植区摄片显示,每只动物的自然愈合过程正常,且种植体植入后与周围骨建立骨结合。3、Micro-CT测量:图像重建并三维形态计量分析的相关数据(TV、BV、BV/TV、Tb.N、Tb.Th、Tb.Sp、BS、BS/BV)显示,GL1 3K肽涂层纯钛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与未镀膜纯钛种植体无统计学差异。4、组织形态学分析:种植体周围骨面积值分析比较后,显示GL13K肽涂层纯钛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与未镀膜纯钛种植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本实验研究条件下,纯钛种植体表面GL13K肽涂层对种植体骨结合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上前牙区种植手术遇到的最大障碍为牙槽骨骨质较差,骨量不足,严重影响种植体预后以及美观效果。本文分析并描述了牙槽骨吸收的速度以及造成吸收的原因。从增加牙槽骨宽
上颌牙槽骨的丧失将造成种植体无法植入或植入位置不当,因而大大地影响了修复体的最终的美观结果。骨增高术能克服此难题,但可能影响骨整合,本研究旨在报告用于一般牙科种植治疗
目的:  牙周炎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牙周感染会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可促进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的异常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
本实验利用透明质酸改性聚乳酸来构建同种异体动物组织工程软骨,分析探讨透明质酸在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中的应用意义,同时探讨透明质酸改性聚乳酸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以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