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雷达与AIS信息质量的融合算法的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martic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IS作为一种助航系统,在有差分处理功能时定位精度高,并且通信手段可靠,因此在改善船舶航行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它只能接收船舶上装有AIS并且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船舶信息。而雷达虽然测量精度不高、在障碍物遮挡时探测能力受限,但对船舶周围的航行环境具有自主的、比较全面的监测能力,其功能仍是无法被替代的。考虑到AIS和雷达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且能够优势互补。因此,将AIS与雷达航迹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雷达和AIS目标信息的特点以及两者进行信息融合的必要性,并详细研究了表征雷达和AIS航迹信息质量的因素。从而为下一步充分利用雷达和AIS的信息特点来实现高效、准确的航迹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对雷达与AIS航迹信息预处理中的时间对准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并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对几种常用插值算法的适用情况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距离-速度航迹段关联算法并对算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对于已经确定关联的目标在充分考虑了影响雷达和AIS跟踪精度和可靠性因素的前提下,确定了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的最优加权因子,提出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的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并利用matlab仿真验证了该融合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在VS 2010的开发环境下,利用C#编程语言建立了雷达与AIS目标信息融合系统,主要包括对数据库中存储的大量雷达与AIS数据的预处理、航迹关联和航迹的融合等三大模块。最终使雷达与AIS对运动目标的跟踪轨迹在所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下显示,并将确定关联的雷达和AIS目标绘制融合符号。
其他文献
与有线通信中良好的信道状况一般可以用加性白色高斯噪声信道来仿真)完全不同,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信道状况非常恶劣,信道是多径、时变的,从而使无线信号在短时间或短距离传播后幅度快速衰落,即产生小尺度衰落现象。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与流程的优化工作越来越具体,工作流技术在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热点。工作
近年来,空难事故频发,与陆地上空难不同,飞机在海上发生空难时机身会摔成碎片并沉入海底,在深海海底对飞机残骸碎片进行探测对飞机黑匣子的打捞具有重要意义。搜寻水下目标如
如今智能手机系统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代,作为近几年来被手机开发商视为最有发展潜力的Android手机平台也逐渐成熟。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曾在今年2月份表示,长期来看,开发商
压缩感知(compresslve sensing,cs)理论是当前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信号处理是以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为基础的,信号通常先采样后压缩,而且必须以高于奈奎斯特频率的
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在工业控制及监测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煤矿远程监测系统依靠以太网技术或CAN总线技术传输数据。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原有的系统已经不
低密度格码(LDLC)是在LDPC码的启发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实用格码。它的码字直接在欧式空间里生成,编码器与信道使用相同的实数,无需进行多级编码和多元扩展就能适用于连续取值的AW
航空遥感技术作为遥感技术中的一个的重要分支,被广泛的应用于很多领域。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飞行器飞行高度限制、相机性能限制使其拍摄不能完全覆盖目标区域;在实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