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体外扩增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MSCs为类Schwann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法使MSCs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并稳定表达,观测转染后荧光表达强度及时间,转染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化,及转染对MSCs向类Schwann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探讨MSCs作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种子细胞及利用EGFP作为体内试验示踪剂的可行性。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分离扩增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β-巯基乙醇、全反视黄酸、福斯克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依次诱导MSCs向类Schwann细胞定向分化,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 同时用pLEGFP-N1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转染PT67包装细胞,提取病毒上清液后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418筛选及单克隆培养得到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MSCs细胞(EGFP-MSCs)。观察测定转染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活性和贴壁率并比较。并以相同条件诱导EGFP-MSCs为类Schwann细胞,比较转染前后S100阳性表达率。 结果 1.培养获取了较高纯度的MSCs,细胞增殖迅速,细胞活性保持较好。 2.类Schwann细胞诱导分化:经β-巯基乙醇诱导24 h后,细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