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厚砾岩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baotong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巨厚砾岩特厚煤层条件下的冲击地压事故,以千秋煤矿为工程背景,以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弹塑性力学、岩石力学和材料力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应力估算、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了巨厚砾岩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基于微地震数据估算岩层断裂角的方法,结合支承压力估算模型和覆岩空间结构形态,建立了巨厚砾岩传递应力估算模型,揭示了巨厚砾岩下特厚煤层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2)提出了基于叠加应力估算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及判别标准,经千秋煤矿21221工作面和21141工作面验证,评价结论符合生产实际情况。(3)提出了义马矿区巨厚砾岩下特厚煤层存在“煤体塑性滑移型冲击”、“顶、底板强剪切型冲击”和“底煤屈曲型冲击”3类冲击地压发生机理。①塑性滑移型冲击地压机理是,具有冲击危险的煤(岩)体在滑移线场形成后,在外部冲击力源的作用下,煤(岩)体沿某一条或一组滑移面突然冲出而引发冲击地压。②顶底板强剪切型冲击地压机理是,巷道顶底板中薄层坚硬岩层在高垂直应力与高水平应力作用下,发生剪切破坏,释放大量弹性能而引发冲击地压。③底煤屈曲型冲击地压机理是,底煤在外部叠加总应力的倾斜分力作用下,形成压杆,在采掘扰动应力作用下,底煤屈曲破坏形成冲击。(4)经现场勘查和理论分析发现,特厚煤层存在蠕变型冲击地压现象。提出了静态高位覆岩空间结构形成的外部高应力导致煤层下山围岩蠕变冲击的观点,建立了一套基于“评价-监测-治理-检验”的蠕变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体系。(5)提出了微震与应力动态双云图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和预警判别准则,可简洁、直观的实现冲击地压“区域监测预测”与“局部监测预警”,已在千秋煤矿和跃进煤矿应用,成功预警冲击地压20多次。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建立了巨厚砾岩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体系,经试验矿井应用,效果良好,已在义马矿区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语言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以运用语言传达丰富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语言还是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译者通过翻译活动可以将不同的
床身刚度是影响高速机床加工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床身刚度是否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问题,以双直线电机高速进给的铣床床身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床身的动力学模型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有许多业内专家宣称模拟电路已走进死胡同,而数字应用将在电子世界中大放异彩,包括用在通信上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s)。在现实中,当然,现代化的
目的通过分析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依托石景山区政府推行的"大城管体制",建立"大城管体制"下打击非法行医综合治理模式,为进一步完善打击非法行医监管机制提供建
染色体三维重构是近年表观遗传和基因组学的研究热点,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测序技术获得染色体空间结构信息,即根据染色体二维接触频率数据来预测其在细胞核中的三维形
传统的诉讼法理念要求提起诉讼的主体必须具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原告资格,而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常常出现没有具体侵害对象但却对社会公共利益确确实实造成了损害的不法行
文章首先对网上追逃的定义、内涵、作用、依据进行介绍,并以网上追逃的特征分析为切入点,将网上追逃与通缉、办案协作、边控等追逃措施比较研究,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实施网
当代各工业化国家的刑法大都设立了惩罚法人犯罪的法律制度,刑法确立法人具有犯罪行为能力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是意志与举动可以相对分离的原理,并据此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刑事责任
针对机床主轴热误差补偿过程中现有建模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热误差建模算法。首先应用FCM算法将众多温度测点予以分类,减少测点数量,提高测量精度;其次应用GCA算法对同类测点
背景与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是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是传染病暴发早期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工作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医院等级考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