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支出的合理规模。研究目的主要有四点:首先,对行政管理支出的研究有重大现实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年攀升。庞大的行政管理支出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影响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更阻碍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本文旨在探寻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合理规模;其次,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由于行政管理支出急速膨胀,增幅过大,导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致使其挤占了其他经费支出,继而影响到国家财政对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支出的适度增加,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将行政管理支出控制在一个合理规模内,既能保证政府正常、高效地行使其职能,也能减少行政管理支出对其他财政支出的“挤出作用”,实现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再次,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过高还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控制行政管理支出规模,与我国提倡的建设“小政府”、“廉价政府”目标基本一致,这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基层政府形象,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积极作用,更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最后,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支出方面出现了一些阶段性的问题:行政职务消费过高,行政资源浪费严重,行政办公硬件有奢侈化趋势,公车私用现象极为普遍,“公款私用”占行政支出的比例较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近几年我国提出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相悖。因此,研究行政管理支出的合理规模,不仅有助于节约型政府的构建,其对构建资源节约性社会也有积极意义。本篇论文所作的工作主要有:首先,对当前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过大的原因、对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学界有关廉价政府理论、行政成本理论也做了初步介绍;其次,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包括部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尝试得出对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参考价值;然后,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变动趋势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微观与宏观的分析,并将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国际比较;再次,从显形和隐性两个方面对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过大的原因作了系统详尽地阐述;最后,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合理规模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合理的政策建议。本篇论文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对不同类型国家行政管理支出数据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行政管理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上都是呈下降趋势的。而我国高达18.73%的行政管理支出与各个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相比,其比重都是较高的。因此,参考同类发展中国家,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平均行政管理支出比重,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可以控制在约不超过财政支出的10%左右。要对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进行控制,需从多方面努力:加强对政府支出的监管,从消耗环节控制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建立科学的行政绩效评估制度,从评估环节降低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完善相关行政管理制度,从监督环节控制行政管理支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