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为药物筛选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3,TGF-β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1(Matrixmetalloproteinases11,MMP-11)在模型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来探讨TGF-β3和MMP-11与子宫肌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1.建立动物模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清洁级未孕雌性SD大鼠(体重180±20g)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1ml/只,隔日1次,连续9周。模型组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即先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1ml/只,隔日1次,连续4周,再加注黄体酮0.1ml/只,隔日1次,连续5周。每周定期称量体重并记录。2.9周后,所有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用2%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解剖分离大鼠子宫,使之离体,肉眼观察大鼠子宫大体形态后拍照,称重,计算子宫系数(子宫重量/体重)。3.取一部分对照组子宫组织和模型组子宫组织置于-80℃存放用于提取RNA,其余部分置于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大鼠子宫平滑肌病理改变。4.运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3和MMP-11在对照组和模型组子宫组织中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1.模型组子宫重量(1.980±0.420)、子宫系数(0.826±0.150)均比对照组子宫重量(0.696±0.150)、子宫系数(0.312±0.060)显著性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大鼠子宫体积较对照组大鼠子宫明显增大﹑变形,肉眼可见肿胀﹑结节。HE染色结果也显示,模型组大鼠子宫肌层明显增厚,平滑肌排列紊乱,呈瘤样改变。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TGF-β3的表达量((13.659±1.341)×104)和MMP-11的表达量((14.621±0.647)×104)明显大于对照组TGF-β3的表达量((3.841±0.821)×104)和MMP-11的表达量((3.781±0.619)×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RT-PCR结果显示TGF-β3和MMP-11在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的mRNA水平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子宫组织,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结论:1.大鼠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可建立子宫肌瘤动物模型。2. TGF-β3和MMP-11在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TGF-β3和MMP-11与子宫肌瘤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