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DnaJ蛋白在RGS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ngb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为纤细病毒属(Tenuivitrus)的成员,经褐飞虱以持久增殖的方式传播。RGSV 6条RNA链均采用双义编码策略,编码12个蛋白。RGSV首次在菲律宾发现,而后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大面积暴发,接着在我国沿海省份也不断发生,给水稻生产造成重大损失。RGSV感染水稻导致病株明显矮化,分蘖增多似草状,叶片黄化,后期会形成不规则的暗褐色或锈色小斑。但目前对其症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的一类抵抗逆境胁迫且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蛋白质,OsDnaJ/Hsp40作为小分子热激蛋白的一种,参与了很多病毒的侵染、复制和运动等致病过程,Satoh等(2013)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RGSV侵染水稻后抑制了 Hsp40(即OsDnaJ)基因的表达。据报道,RGSV的p2蛋白为沉默抑制子(VSR),以p2为诱饵蛋白,筛选日本晴水稻的cDNA文库,得到一个水稻Hsp40/DnaJ蛋白。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双分子荧光互补、沉默抑制子活性鉴定、PVX致病性分析、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转基因水稻传毒等实验,探究OsDnaJ基因在RGSV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研究RGSV侵染水稻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酵母双杂交和BiFC分别验证了 p2与OsDnaJ互作,将OsDnaJ根据其二级结构分成4段,构建OsDnaJ的9个缺失突变体,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OsDnaJ的互作区域,结果表明:OsDnaJ的互作区域在80到120个氨基酸之间,该区域的二级结构为一段β折叠。在本氏烟细胞中,p2与OsDnaJ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RGSV的p2定位于细胞核,大部分OsDnaJ定位于叶绿体,二者共定位后发现部分OsDnaJ会聚集在p2的周围或者与p2共定位。2、将转化携带 pEarleyGate100-OsDnaJ 和 pEarleyGate100-p2 的农杆菌分别与携带35S-ssGFP载体的农杆菌按3:1混合注射16c转基因烟草,以及按OsDnaJ:p2:ssGFP=3:3:1的比例混合注射16c,结果表明:p2的沉默抑制子活性较弱,OsDnaJ无沉默抑制子活性,但OsDnaJ能够增强p2的沉默抑制子活性。3、PVX致病性实验表明:p2和OsDnaJ能够增强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对本氏烟的致病性,且PVX-OsDnaJ对本氏烟的致病程度比PVX-p2更严重。4、转基因水稻传毒实验表明:30 dpi时,与接种RGSV的健康日本晴相比,超表达OsDnaJ和p2的转基因水稻RGSV病毒含量分别上调2倍和6.9倍,RNAi干扰OsDnaJ和p2的转基因水稻RGSV病毒含量分别下调2.5倍和27.2倍。5、BiFC 实验表明:OsDnaJ 也可以与 RSV-NS3、CMV-2b、BaMV-TGBP1、TuMV-HCPro、TYLCCNV-βC1 等 VSRs 互作。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OsDnaJ参与了 RGSV的致病机制,而且可以进一步研究OsDnaJ在RGSV致病过程中的功能。
其他文献
学位
昆虫主要通过嗅觉系统识别环境中气味,完成寄主定位、寻找配偶、产卵、逃避天敌等生命活动,而嗅觉蛋白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因体型小、繁殖快、适应性强、发生严重等特点,给我国农作物生产造成重大威胁。本研究基于花蓟马转录组数据,克隆并鉴定了花蓟马3个嗅觉相关基因: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SP1、CSP2和嗅觉受体基因OR,分析明确了3个基因在花
绿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隶属于绿藻门石莼纲石莼目石莼科浒苔属。本文在解析鉴定浒苔低聚糖(EPO)的结构基础上,结合动物生理学和病理学实验结果,通过基于Tandem mass tag(TMT)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特异性差异靶蛋白并分析靶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机理,初步阐明绿藻浒苔低聚糖的降血糖机理,为绿藻浒苔调控机体糖代谢在营养功能食品的研发上提
本研究以海带为原料,从多种乳酸菌中筛选出短乳杆菌发酵海带,并以动物模型探讨发酵海带的降血脂功效及其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短乳杆菌发酵海带工艺优化。采用短乳杆菌作为发酵海带的菌种,以活菌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海带液浓度、短乳杆菌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海带发酵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短乳杆菌发酵海带的最优条件为:海带液浓度3.3%、短乳杆菌接种量4.6
学位
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出台了 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应运而生。应用自然植物是海绵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观赏草兼具美观价值、生态价值以及人文价值,十分适合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之中。目前观赏草在我国南方地区并未被广泛应用,若对福建省观赏草资源进行调查与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丰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提高生态效益,并对推动福建乡土观赏草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助益。因
目的通过观察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鸡蛋品质、激素水平,筛选效果明显的单味中药微粉,组成复方,通过进一步试验,选取最佳组合,研究单味中药微粉及其复方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方法(1)单味中药微粉的筛选试验分为7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益母草组(基础日粮+1%益母草微粉)、女贞子组(基础日粮+1%女贞子微粉)、鸡血藤组(基础日粮+1%鸡血藤微粉)、连翘组(基础日粮+1%连翘微粉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是进行植物种质资源分析和应用最广泛的标记,主要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指纹图谱及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由于甘蔗基因组未完成序列测定,所以已有SSR标记数量较少。本研究首次利用福建农林大学基因组中心测序完成的甘蔗热带种(LA-purple)转录组数据库,大规模开发EST-SSR标记,为甘蔗分子标记育种提供试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学位
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R.M.King et H.Rob.在中国首次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香港发现,目前福建省有零星的分布报道。本研究按照福建省公路系统,对福建省各行政区进行实地调查,结合云采集数据系统对假臭草的分布地点及分布特征进行详细记录,从而得出假臭草在福建省的分布情况及种群盖度情况,并结合文献及网络资源,获得假臭草在中国的实际分布情况,并基于说得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