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步超前交换技术及其改进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网络应用数据流在Internet中的增加,使Interact的“尽其所能”的服务难以满足新数据流的服务质量的需求,成为Internet面临的一大挑战;加上单根光纤的通信速率有多个数量级的提高,网络节点(路由器/交换机)面临着服务质量保障和交换能力的双重挑战。上述挑战要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更加精简和高效,要求网络节点能够满足高速交换和服务质量保障的需要。面对这些挑战,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提出了“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体系结构”(SUPA-Single User-data transfer & switching Platform Architecture)网络(SUPANET),采用带外信令控制思想将Internet现有的协议栈保留在其“信控管理平台”(S&M-platform)上,以保持与Internet的互联互通能力,而利用面向以太网的物理帧时槽交换(EPFTS-Ethernet-oriented 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tiching)技术将用户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U-platform)简化为单物理层结构。SUPANET为多媒体数据的传输与交换提供服务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的、面向连接的、物理层的“虚线路服务”(Virtual Line Service)。 为此,SUPANET设计了一整套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它由信控、管理平台的服务质量协商协议(OoSNP-QoS Negotiation Protocol)、单波长基于服务质量的路径信息交换协议(λQoS RIP)、流量监测与交换协议、呼叫准入控制(CAC)以及用户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的用户数据入网控制协议(UAC)、媒体配额算法(MQA)和交换节点的交换结构及交换机制共同组成。本论文中反映的研究工作是U-platform中与交换结构和交换机制相关的服务质量保障技术,研究的重点是实验室提出的半步超前技术(HFS-Half-step Forward Switching)。 “半步超前交换技术”(HFS-Half-step Forward Switching)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面向连接服务的在建立连接过程中已经获得选择的端到端通路上各节点的输出端口这一有利条件,在各节点输出的分组或帧中,不再如传统交换过程中携带标识下一节点输入单元的信息,而是直接携带标识下一节点输出端口的信息,因此,任一节点的输入单元一收到该分组/帧,不需要经过查找路径表/交换表即可直接请求交换仲裁机制快速进行交换。” HFS的提出的背:景是:交换机中的输入单元的任务和造价占交换机整体
其他文献
由于Internet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IPv4技术显露出一些局限,其中一个重大局限是难以为网络所承载的业务提供有效的服务质量保障。IPv6技术虽然在报文结构上作了
随着银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剧,常用高级语言在解决复杂银行业务时,出现了开发效率低、不能直接被银行业务专家使用的问题。这就需要一种面向银行业务的特定领域语言。针对商业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如何有效管理、高效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已经成为学术界与工业界面临的重要挑战。如社交网络、传感器网络及电商交易等应用中的数据具有图
随着网络不断发展,许多对传输层和应用层协议进行性能增强的技术相继出现,而目前IPSec提供的端到端安全保护模型已不能满足这些新应用的要求。中间站点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
本文重点研究2.5Gbps超高速串行收发器中时钟数据恢复(Clock Data Recovery,CDR)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问题。研究内容来源于国家“863”计划课题:“宽带电路交换核心芯片开发”与陕
当前语义Web在Web技术领域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语义Web不是一种全新的Web,而是对当前Web的扩展,其中的信息被赋予明确的含义,使机器和人能更好的协同工作。Web上的信息是用结构化
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Parlay应用服务器作为下一代网络业务层的核心设备,需要为种类繁多的个性化、智能化业务逻辑提供了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同时也需具备电信级的可靠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规模的数据也随之产生,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和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海量数据对存储和处理的需求。云计算平台的出现,则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提
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软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软件不但要求在时间维上的可变性,也要求在空间上的可伸缩性,这就要求软件具有更好的结构。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优秀的
虚拟机迁移技术作为云计算领域的重要分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虚拟机的动态分配,实现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保证云应用的服务质量。虚拟化技术一方面解决了对物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