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病原菌毒素筛选抗根腐病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_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我国苜蓿的主产区在北方,为加快我国南方畜牧业发展,在南方地区也已经开始种植了紫花苜蓿。但是南方雨水多,土壤通透性不好,根腐病危害十分严重。根腐病已成为影响苜蓿产量下降和植株衰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多为土壤习居菌,使用化学防治均无法有效控制此病的发生。长期的实践证明,对苜蓿根腐病最有效、实际可行的防治措施是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尝试通过运用苜蓿根腐病病原菌毒素作为选择剂,在苜蓿幼苗期鉴定和筛选抗性植株,并且结合细胞培养技术,筛选苜蓿抗根腐病的突变体,为苜蓿抗病育种开拓一条新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 1、从西南大学紫花苜蓿试验地成功分离出根腐病病原1个,经初步鉴定为尖孢镰刀菌,并对其产生的毒素滤液生物活性作了初步研究。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毒素滤液中DON浓度为2.57μg/ml。该毒素滤液对苜蓿幼苗有较强的致萎性,并对苜蓿和大豆、绿豆胚根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它是一种非专化性毒素。 2、稀释5倍的毒素滤液对10个苜蓿品种胚根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敏感的品种是Trifecta和盛世,最抗的品种是甘农2号。在浸苗试验中,稀释3倍的毒素滤液对20个苜蓿品种幼苗的致萎性表现显著差异,死亡率最高的是盛世和Trifecta,存活率最高的是四季旺、Tsuyuswakaba和甘农2号。两个试验结果非常相似。 3、在稀释10倍的毒素滤液下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生长比未经毒素筛选的愈伤组织快,表明在毒素压力下,愈伤组织的抗性有一定的提高,但其提高与植株水平的抗性提高是否一致,还有待于分化成苗后进一步作抗性鉴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病房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 0月间接收的呼吸内科患者62例,对感染患者的标本按照微生物统计软件
本论文从千里光及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着手,研究了千里光体积分数60%乙醇提取物(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tract,SsE)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促生长作用;以抗炎药理效应法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