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Al系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优良的耐磨、减摩性能,是替代价格昂贵的铜合金的理想材料。但研究中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其组织出现较为发达的树枝状晶,即为羽毛状晶,会严重消弱力学性能。本文针对羽毛状晶形成的条件,控制一定的温度梯度,研究合金中各元素对羽毛状晶形成的影响,不仅会极大地丰富金属的凝固理论和晶体的生长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是消除该形貌晶体,获得细小等轴晶,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本文对Zn-Al系合金中出现的羽毛状晶展开研究,分析了以ZA27合金为参考的各元素对Zn-Al系合金生成羽毛状晶的影响,得出如下结果:在Zn-Al二元合金中,对不同组分的各试样,在750℃下浇注,随着Al含量的降低,Zn-Al二元合金的组织从最初的等轴晶粒依次变为发达的等轴晶、柱状晶、羽毛状晶、柱状晶、等轴晶。即晶体的排列由杂乱变为整齐再到杂乱。从羽毛状晶的出现到羽毛状晶的消失,二次枝晶的生长受元素影响,分别按两个、四个、六个方向生长。在Zn-27Al的基础上,加入不同含量的Cu元素。随着Cu含量的增加,Zn-27Al合金的微观组织从粗大的等轴晶依次变为二次枝晶发达的树枝晶、羽毛状晶、二次枝晶发达的柱状晶。Cu相由弥散性分布逐渐变为富集于α-Al枝晶臂上。Cu元素使Zn-27Al合金的组织排列更具方向性,减少了枝晶偏离热流方向的趋向。合金中羽毛状晶的生长产生变化,枝晶主干受到抑制,二次枝晶、三次枝晶得到发展。在以R=30μm/s的凝固速率下,随着Al含量的降低,Zn-Al二元合金的定向凝固试样,一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二次枝晶间距也逐渐变小;Zn-Al合金定向凝固试样的择优取向明显,随着Al含量的降低,合金组织的枝晶生长方向由Al含量为75%时的<100>晶向逐渐转变为Al含量为40%时的<110>晶向。对ZA27合金在不同浇注温度下的试样的EBSD研究,得出:600℃浇注的ZA27试样中,α-Al的二次枝晶生长方向以<100>为主。700℃浇注的ZA27试样中,α-Al的二次枝晶生长方向以<110>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