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高考移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移民”现象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二十余年。近几年来,高考移民问题已不再是个别省市的问题,而是涉及全国的教育和社会问题。也不仅仅是一次考试问题,而是关系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论文以“当代中国高考移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为选题,从研究“高考移民”这一现象入手,力图探索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其这一问题的现实解决之策。   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在于:以高考的强大社会功能为研究起点,意在说明“高考移民”产生的必然性;中外人才选拔模式及其社会流动的历史考察,意在为当代“高考移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不可或缺的借鉴经验;“高考移民”现状的研究系为问题的解决寻求着力方向;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旨在为“高考移民”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解决“高考移民”问题需要“封堵”和“疏导”结合、“治标”和“治本”并用。从封堵和治标的方面而言:一是通过提高移民成本、实行报名及报考院校范围限制,减少移民考生的获利,以此遏制“高考移民”蔓延的势头;二是严格对“高考移民”身份、学籍审查,严防移民考生投机钻营;三是推进“高考移民”问题解决的法制化建设,依法严打违法违章的个人或组织。从疏导和治本方面而言:一是调整高等教育地理布局,实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二是调整高校招生录取指标的区域配额,招生计划的增量要着力向生源大省倾斜,坚持对弱势族群和地区的优待配额政策;三是加大对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实施“区域协作互补、国家扶持支持、内部自立自强”三位一体的办法,加快落后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努力实现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从常人方法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综合运用会话博弈、编码规划以及社会图示法,以阴S中围绕特定话题展开的互动过程为研究区域,对网络侵犯行为意义建构的情境、过程及其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出现了大量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这不仅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村物质生活,促进农民经济水平提高,同时也带给农村女性广泛的就业机会。农村女
学位
文章以各类案件犯罪嫌疑人为测试对象开展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研究,以验证该测谎方式的准确性,并对影响测谎准确性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又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测谎和多道心理生理
学位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青年的“宗教热”现象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当代经济发达地区在我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该地区的青年信教
多年来,女工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吸引了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等诸多不同学科的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H县L厂女工不满薪资而举行的集体罢工的研究,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