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商品住宅小区建设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住房市场的主力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房屋过了5年建筑质量保修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为房屋质保期满后专项用于商品住宅小区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设备维修、更新和改造的资金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其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完善有利于惠及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武汉市从2002年规范管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积累了一些先进经验、但也有很多不足和问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缴存、使用、资金、监管四个环节,这四个管理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缴存制度设计和续筹难问题;二是申请使用主体的局限性和双“三分之二”表决难问题;三是资金管理模式和增值保值难问题;四是第三方监管业务水平和费用不尽合理问题。本文针对以上四个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扼要概述,利用学习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的交流经验,通过系统介绍武汉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各个管理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的建议。具体建议包括:一是,优化制度设计、学习创新缴续方式、建立信息公开平台;二是,引导物业企业健康发展、完善业主委员会的主体作用、创新双“三分之二”表决方式;三是,专户银行市场化、创新资金管理模式、拓宽资金保值增值渠道;四是,加强监管制度建设、优化取费标准和支出方法、推进“三方联动”治理体系。另外,本文还对武汉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的创新性实践探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期为武汉市维修资金管理的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