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耐高温双层聚酰亚胺中空纤维阻尼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经实验探索成功将聚酰亚胺(P84)制备成耐高温型中空纤维阻尼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将丙烯酸酯橡胶(NBR)和丁腈橡胶(ACM)与聚氯乙烯(PVC)三组分共混中空纤维膜作为内芯层,聚酰亚胺(P84)中空纤维膜作为外芯层成功制备出阻尼性能更好的双层耐高温中空纤维膜,又利用橡胶材料(NBR或ACM)对聚酰亚胺(P84)进行改性,成功制备出P84/NBR/PVC和P84/ACM/PVC三组分中空纤维阻尼材料,得到阻尼性能优良且具备耐高温性能的新型中空纤维阻尼材料。在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上述中空纤维阻尼材料之后,借助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Q800)测试并分析了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与平板膜阻尼性能的差异,分析了内外芯层材料分别对双层中空纤维阻尼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共混比的不同、固含量的不同、纺丝头尺寸的不同以及橡胶品种的不同对共混改性中空纤维阻尼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1)分析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与平板膜阻尼性能发现,中空结构的阻尼性能优于平板结构,再次印证了中空带来了附加阻尼,当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的固含量为28%时阻尼值在250℃达到最大,Tanδ为0.2365。(2)通过DMA-Q800对复合双层中空纤维阻尼材料测试其阻尼性能,并与单层中空纤维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对比得知,复合双层中空纤维阻尼材料同时具有两个不同的波峰,温域得到了明显的拓宽,但内芯层阻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外层材料粘弹性不足是制约复合双层中空纤维阻尼材料阻尼性能的重要因素。阻尼峰对应的温度发生了变化,说明两个不同温域的材料在双层复合的时候其阻尼峰值所在温度可以设计改变,且外层材料的耐热性能对内芯层材料起到了一定的隔热作用。(3)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复合双层中空纤维阻尼材料的横截面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其内外层中空纤维膜结合非常好,几乎没有缝隙。(4)分别利用NBR和ACM橡胶材料对P84进行增韧改性,均不仅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韧性,而且材料的阻尼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当NBR和P84的含量为均10%,PVC的含量为80%时,NBR/P84/PVC中空纤维阻尼材料的性能最为优越,损耗因子接近0.45,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左右,且在160℃左右仍然有不错的阻尼性能。当ACM/P84/PVC的共混比为2/1/7时,ACM/P84/PVC中空纤维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最好,最高接近0.4,所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左右。(5)对经共混改性中空纤维膜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在实验范围内,共混比的不同、纺丝头尺寸的大小以及橡胶品种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中空纤维横截面的内部结构形态,此外红外光谱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了三组分共混材料具备相容性,验证了橡胶材料具备对P84增韧的可行性。(6)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当其他因素相同时,纺丝头的尺寸也会对材料的阻尼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按纺丝头型号对应所纺制中空纤维的阻尼性能而言,型号16-9>型号13-7>型号18-9。说明孔径和孔壁厚度也有最优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闭合穿针石膏夹板法和开放复位抽出钢丝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002年12月-2007年9月,收治72例锤状指患者。38例采用开放复位抽出钢丝法治疗(A组):男34例,
利用湛江市城区历年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及雨量资料,研究湛江市地下水的流动特性,分析湛江市城区地下水水位年内和年度变化特征,提出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湛江市地下水的建议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假体选择的进展,比较各类假体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近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假体选择的相关文献,并进行
目的总结预防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2008年4月收治的56例64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
目的比较3枚空心钉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空心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1月,收治7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40例采
目的:调查承德县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承德县医院住院药房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7-01/2008-12麻醉药品(包括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数据
目的 研究局部及全身免疫反应在淋巴水肿患者中的作用特点及微波烘疗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聚合物 (APAAP)和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 (AB
本文以详实的资料介绍了1949-1999年半个世纪的世界大豆生产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是种植面积增长了5.6倍,二是总产量提高了11.3倍.而在此期间,中国大豆生产则经历了恢复、下滑、
个人移动通信和多媒体业务量的增加,使通信技术朝着系统宽带化、灵活性的方向发展。无线光通信结合了光纤通信的高带宽和射频无线通信的灵活性优点,更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本翻译报告以1927年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新闻学家约翰·杜威所撰写的《公众及其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翻译为研究基础。在《公众及其问题》一书中,杜威谈及了其对主要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