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元文化并存,各民族文化频繁交融的今天,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如同纽带,拉近彼此距离,使人们相互了解,通过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互相学习,让我们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语言的频繁交流必然导致双语的出现,对双语教育和双语人才培养的呼唤已势不可挡。幼儿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从语言获得机制(LAD)理论、关键期理论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国内外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众多理论可以看出,幼儿园双语教育可以促使幼儿在语言、认知、社会性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为幼儿园双语教育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其成为学前教育的热点话题之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藏族作为中国古老民族之一,有着历史悠久的语言文化,双语教育在藏区已有数十年的实践。四川藏区是中国的第二大藏区,甘孜州幼儿园藏汉双语教育成为制约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还没有针对幼儿园藏汉双语教育的系统研究,由此,笔者选择四川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研究区域,重点就该区域藏汉双语教育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旨在将研究主题聚焦在甘孜州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根据已有研究制定适合本研究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并深入甘孜州双语幼儿园进行访谈和观察,搜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从幼儿园师资状况、双语教育目标、方法、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对研究现状及问题进行呈现,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策略。基于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研究发现甘孜州藏汉双语幼儿园在数量、基础设施与环境、师资、教育目的、教育教材内容及实施体系取得一定成绩,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基础配套设施不齐备,城乡差距较大;第二,特色本土教材缺乏,教育融入性较差;第三,教育内容文化契合差,物质环境不具特色;第四,双语师资数量短缺,教师专业水平偏低;第五,教育目标单一,本土适宜性相对较差;第六,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小学化倾向严重;第七,双语评判标准缺乏,没有合规考核标准。针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因素,笔者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以下策略:一是明确政府对幼儿园藏汉双语教育的主导职责,包括完善幼儿园藏汉双语教育的管理机制,明确幼儿园藏汉双语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加强幼儿园藏汉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幼儿双语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主要包括提升幼儿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双语教师的教育活动反思能力;三是提高幼儿园的双语教育实施能力,包括树立科学的双语教育理念,加强幼儿园藏汉双语实施管理工作等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