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目前各城市在进行基准地价更新过程中都已建立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监测城市地价的变化。但是基准地价更新工作量大,更新速度较慢;地价动态监测体系虽然可以通过测算地价指数更新地价,但对于分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地价预报预测及提供决策服务而言,还缺乏实现的方法与手段。因此,可以尝试利用基准地价更新和地价动态监测成果对城市地价时空演变进行研究,以期快速、直观、准确地反映城市地价变化。   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区域,以住宅地价为研究对象,以地租地价理论、区位理论、地统计学理论为指导,依托江宁区基准地价更新和地价动态监测数据,从宏观和中观层面上研究住宅地价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论文引入地统计学理论,运用G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充分挖掘地价监测点中隐含的空间信息,对地价监测点进行空间分析,包括空间结构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内插分析以及各种空间拟合模型,并通过实验比较得出适用于本研究的插值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构造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原理和方法,对地价监测点进行插值,生成2004年和2008年江宁区住宅用地数字地价模型(DLPM)。接着从宏观层面上,通过地价指数以及数字地价模型的总体趋势研究整个区域住宅地价时间、空间变化特征;从中观层面上,选取典型地价剖面,通过不同时期的地价剖面叠加比较研究住宅地价的时空变化的局部特征。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采用GIS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域的住宅地价监测点进行分析后再进行Kriging插值,插值结果的精度有很大的提高;在Kriging插值法常用的几种拟合模型(球状模型、高斯模型、指数模型)中,球状模型插值结果精度较高,比较适合本研究中的住宅用地监测点插值;借助GIS技术,构建数字地价模型,并生成地价剖面图,以此分析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状况,是目前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研究比较直观、有效的方法之一;江宁区城区住宅地价的分布呈现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分布演变的态势。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逐年增加。然而,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无法满足建设用地过多的需求,只有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使建设
学位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区的天然分界线,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以地处秦岭南坡东部的商洛市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监督分类法、样区法、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近30年来商洛市林地类型
本文以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红壤、黄红壤、黄壤、黄壤性草甸土、山地草甸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SOC,soil orgnic carbon)含量及其影响因子、SOC含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