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文:进入新世纪以来,扶持区块链产业和积极发展区块链技术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到,区块链借助着本身的可拓展性,在以往的几年里实现了从“星星之火”变为了“燎原之势”,一些主流媒体以专栏报道的形式对区块链进行了报导,区块链从开始的数字币领域逐渐扩张,如能源、金融、电子存证等应用领域,增加了其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渗透趋势。但在区块链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见的问题,随问题产生的纠纷以诉讼的方式在法院中呈现,当中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成为关注点。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特征为电子证据带来了新的含义,这些特征有不再有中心、可以防止篡改事件的发生、还有可以追溯源头。因此,区块链技术给学界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为此,本文选择了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存证第一案作为文章的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将当前区块链存证中存在的风险呈现,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为区块链存证的法治化提出建议。文章首先以“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存证第一案”为开头,介绍了案件的基本事实,并罗列出法院归纳的争议焦点,对案件进行详细的介绍,为后续的分析探讨提供事实基础。随后,文章进一步介绍了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概念及特征以及区块链结合电子数据存存证的法律风险,并结合案件中司法裁判对二者结合的认可以及区块链技术在近些年所颁布实施的法律规制来展示区块链技术及其法律发展。在介绍了以上问题后,区块链结合电子数据存证的区块链存证法治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在对上述案件进行剖析,对案例蕴含的理论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的区块链存证制度提出几点建议。从美国和日本两个区块链技术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借鉴经验得出,规范区块链本身,立法予以监管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文章也提出了区块链存证在我国本土实现法治化的可行路径,主要概括为一法律监管专业化,即特定监管机构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对渗透到各个行业的区块链技术采取分而治之而不是一概而论的监管方式。二是以技术规范技术,加深对区块链存证技术的了解,在对区块链技术的规范过程中,比如金融应用领域,将设置的行业准入标准以及基础的法律、司法解释等理念,以编程的方式规范到区块链应用程序中。三是加强区块链技术领域专业人员的法律素养,在区块链技术具体应用的领域中,如本文讨论的区块链存证领域,提高对电子存证真实性的技术判断离不开具有区块链技术专业人员的准确界定,因此加强区块链技术领域专业人员的法律素养显得格外重要,加强专业人员的法律素养来防范区块链存证系统的安全风险并保障区块链存证在法治框架之下解决问题。四是建立区块链行业自律组织,并加强自律组织本身的自律规范。例如,金融领域细分下的供应链金融、交易结算、保险证券领域,建立相应的行业自律规范协会十分重要。五是加强区块链技术中心多方面的交流沟通,区块链企业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直接人,学术研究方对区块链技术在理论界进行研究,政府是区块链技术实现规范监管的有力保障,应用、研究、监管的结合,有利于区块链行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法治化。以上方法是针对区块链存证作为正在逐步改变着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技术,而这一技术本身又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风险,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由此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区块链存证在我国的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