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的光降解特征及机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ey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是水的固态形态,是寒冷地区的重要环境介质,它对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光降解是冰中污染物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有研究多集中关注冰冻圈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行为。抗生素是中高纬度地区季节性冰雪覆盖水体中频繁被检出的受关注的新污染物,其在冰中光降解特征及机制目前仍较少发现报道。本研究选取具有一定环境持久性的四种典型喹诺酮类抗生素为目标抗生素,即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吡哌酸,其中吡哌酸为前三种抗生素的非含氟结构类似物。通过构建模拟太阳光下典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光降解体系,研究目标抗生素在纯水冰(由仅含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超纯水冻结而成的冰相样品)中的光降解特征;通过不同p H对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纯水冰中光降解的影响,分析不同离子形态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的光降解特征,并同时评估光降解产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选取富里酸作为溶解性有机质(DOM)的代表,探究富里酸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光降解的影响;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的计算、模型模拟、质谱分析、光谱表征等综合手段,探究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的光降解产物、途径及作用机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光通量的增加是导致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纯水冰中光降解作用增强的最主要的原因。光强的增强和纯水冰粒径的减小都增加了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纯水冰中的光通量,分别增加了0.7–4.1倍和2.0–4.1倍。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纯水冰中除了发生直接光降解作用外,还存在自敏化光降解。直接光降解主要导致喹诺酮类抗生素发生脱羧和脱氟作用,而自敏化光降解主要导致喹诺酮类抗生素哌嗪环的裂解和氧化。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在纯水冰中的脱氟率分别是纯水中的2.1和1.3倍。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纯水冰中的光降解速率常数,按两性离子形态、阴离子形态和阳离子形态的顺序降低。不同离子形态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在纯水冰中量子产率决定了它们的光降解速率常数并且以两性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形态的顺序降低。哌嗪环裂解和氧化是阳离子形态的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在纯水冰中重要的光降解途径,在C-6位脱氟是两性离子和阴离子形态的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在纯水冰中重要的光降解途径。脱羧是两性离子和阴离子形态的氧氟沙星的重要光降解途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吡哌酸在纯水冰中的光降解产物对大肠杆菌活性的抑制率几乎没有影响,而氧氟沙星在纯水冰中的光降解初期,其光降解产物对大肠杆菌活性表现出较高的抑制率。在水中溶解性物质——NO3–、Fe(III)和富里酸的作用下,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自然水体冰中的光降解速率常数是纯水冰中的2.6–3.7倍。当富里酸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摩尔浓度比≤60时,富里酸的光敏化作用促进了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的光降解。富里酸加快了喹诺酮类抗生素哌嗪环的裂解、氧化产物的生成以及脱氟产物的生成。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冰中的脱氟率分别提高了33.9%和11.3%。当富里酸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摩尔浓度比在60–650之间时,富里酸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光降解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当富里酸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摩尔浓度比在650–2600之间时,富里酸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光降解的抑制作用由猝灭效应(196.7–51.3%)和光屏蔽效应(0–48.7%)导致的。富里酸通过抑制苯胺自由基阳离子的形成,抑制了喹诺酮类抗生素哌嗪环的裂解和氧化。当富里酸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摩尔浓度比>2600时,光屏蔽效应(?50%)大于猝灭效应,抑制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富里酸存在条件下冰中的光降解。当富里酸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摩尔浓度比在650–2600之间时,富里酸与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通过氢键作用结合,对喹诺酮产生了光猝灭作用。环丙沙星与富里酸的结合能力最强,这使得环丙沙星和富里酸结合后产生的光猝灭作用最强。当富里酸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摩尔浓度比≤60时,富里酸受光激发后产生的单线态氧(~1O2)的浓度在类液层中浓缩了4.5倍。~1O2作为富里酸光激发后产生的重要的活性氧物质促进了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冰中的光降解。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吡哌酸和富里酸在类液层中的结合能与冰中结合能的比值分别为0.79、0.76、0.70和1.25。富里酸相较于环丙沙星、诺氟沙和吡哌酸更容易被保留在类液层中。通过比较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冰和类液层作用的结合能的大小、氟取代基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水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氟取代基作为强给电子取代基的特性,得到含氟的诺氟沙星比非含氟的吡哌酸更容易进入到类液层中,最终导致了诺氟沙星在冰中光降解的增强。本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含氟抗生素在寒冷地区的环境行为与归趋,可为新型环境污染物与冰冻圈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污染管控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水资源短缺问题及其带来的社会用水矛盾日益严重。为了消除水资源短缺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地面磁共振/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定位。然而,随着探测环境的日益复杂,SNMR方法获取的自由感应衰减(Free Induction Decay,FID)信号极易淹没在复杂噪声中。因此,如
为揭示不同生态型油梨间的差异,本研究对4份不同生态型油梨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平均测序深度为26×,平均覆盖度为89.39%。通过与参考基因组比对,4份不同生态型油梨平均杂合率为64.26%。除了西印度群岛生态型油梨品种‘Donnie’的杂合率最低,为35.34%,剩下三份油梨品种的杂合率均超过70%。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数量在3 854 384到6 290 629个之间,小片段插入与缺失(S
大多数工程结构都涉及一些不确定或不精确的参数,如几何尺寸、材料属性(如屈服强度、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以及外部作用(如阵风、地震和其他动力荷载)等。这些输入的不确定性将导致结构响应也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在结构分析中使用输入参数的确定性值,则无法保证结构预期的高精度和可靠性。因此,为了使性能更可靠且能够满足实际问题严格的设计要求,在分析时应考虑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在输入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概率方法、
本文以洱海盆地西侧叠瓦沉积型冲洪积扇为研究区,在文献调研和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渗流槽观测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实验室尺度剖面二维冲洪积扇非均质含水层中溶质迁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应用溶质反应迁移数值模拟程序(RT3D),分别在实验室尺度和场地尺度分析了叠瓦状沉积含水层非均质各向异性对四氯乙烯(PCE)反应迁移的影响。针对场地尺度利用随机模型正演求参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反应迁移
土壤养分是指土壤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更是现代精准农业发展所需获取的田间重要信息。因此,快速准确检测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掌握其动态变化对指导农业生产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热裂解技术和人工嗅觉技术融合并应用于土壤养分的检测中,利用热裂解技术实现了土壤样本的快速裂解,采用人工嗅觉技术完成了裂解气体响应数据的采集
近年来,地方人民法院的案例指导正走向前台,先后有20多家高级法院颁布文件试行案例指导运作,甚至不少中级、基层法院也尝试建立了这一制度。所选案例尽管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规范拘束力",但表达了各级法院对某些法律问题的倾向性态度和意见,已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事实拘束力"。
期刊
当前时代,国民的素质与知识储备量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而显著增加,汽车理性化消费特征也日益显著,汽车消费者对于汽车舒适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更加普遍的向往。悬架系统是车辆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与整车车身隔振及各向分力的传导相关,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舒适性与稳定性,但悬架总成的潜力往往被限定在垂向动力学控制的领域中。在整车普遍配备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今天,汽车的安全性能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极
目的:构建高职家政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为今后高职家政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法,初步拟定高职家政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和条目,邀请来自高职院校家政专业专任教师、家政企业管理、培训及从事家政工作一线的专家12名,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经过指标筛选和修正,确定评价指标条目,最终构建高职家政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
近年来,三维形状的型材结构件已被广泛应用于轨道列车、汽车、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传统的拉弯成形方法成形效率低,研发周期长,模具成本高,无法实现型材三维变形的一次性成形。随着各行业对三维变形结构件产品需求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拉弯成形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要求。基于辊轮式多点模具头体的柔性三维拉弯成形技术是一种生产型材三维变形结构件的新工艺,用多组辊轮式模具头体代替传统的整体模具,不仅能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更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卫生健康事业涉及我们每一个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直面基层,服务群众,事关万千家庭的健康福祉,是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项重要的民事事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其基本职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