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认知因素的实证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23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态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正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对内隐态度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对个体社会认知加工中无意识作用的认识和探索,研究者发展了许多内隐测量技术来更加有效的探测个体的内隐态度。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不一致,由此激发了研究者对于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的更多研究。研究者通常使用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在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成为内隐-外显态度之间相关较弱的因素之一。研究者指出,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量具有概念上的一致性时,两者相关的可能性更高,而且,目前国内关于内隐-外显态度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两者的分离上。基于以上两点,本研究采用AMPIndirect test和AMP Direct test测量方法从认知角度去探讨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实验部分由三个实验构成。   实验一探讨认知加工深度对个体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的影响。内隐态度研究采用3(不同认知加工深度)×3(内隐启动词)混合设计。其中不同认知加工深度为被试间设计,内隐启动词汇为被试内设计。外显态度研究采用3(不同认知加工深度)×2(外显评价词)混合设计。其中不同认知加工深度为被试间设计,外显评价词汇为被试内设计。   实验一结果表明:深度认知加工会同时增强内隐及外显态度,进而增加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程度,使得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深度加工竞争组的被试内隐及外显竞争态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深度加工合作的被试内隐及外显合作态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与外显竞争态度相比,大学生被试倾向于表现出更积极的外显合作态度。   实验二探讨不同暗示情境对个体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的影响。内隐态度研究采用3(不同暗示情境)×3(内隐启动词)混合设计。其中不同场暗示情境为被试间设计,内隐启动词汇为被试内设计。外显态度研究采用3(不同暗示情境)×2(外显评价词)混合设计。其中不同暗示情境为被试间设计,外显评价词汇为被试内设计。   实验二结果表明:不同暗示情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内隐态度,进而增加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程度,使得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暗示竞争组被试的内隐竞争态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暗示合作组被试的内隐合作态度显著高于控制组。暗示竞争组被试的内隐竞争态度显著高于外显竞争态度;而三组被试的外显合作态度均显著高于内隐合作态度,且高于外显竞争态度。   实验三探讨不同认知资源分配对个体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的影响。内隐态度研究采用3(不同认知资源分配)×3(内隐启动词)混合设计。其中不同资源分配为被试间设计,内隐启动词汇为被试内设计。外显态度研究采用3(不同认知资源分配)×2(外显评价词)混合设计。其中不同认知资源分配为被试间设计,外显评价词汇为被试内设计。   实验三结果表明:认知资源分配的不同会影响内隐和外显态度,进而影响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程度,使得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六项分配组被试的内隐竞争、合作及中性态度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四项分配组);控制组被试的内隐竞争、合作及中性态度均显著高于两项分配组,形成一个规律的逐渐递减的过程。六项分配组被试的外显竞争、合作态度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四项分配组);控制组被试的外显竞争、合作态度均显著高于两项分配组。大学生被试外显合作态度显著高于外显竞争态度。
其他文献
社会性别视角在国外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女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流派,他们对性别都有自己精辟的论述。性别视角也渗透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而在中国小学教师领域,
在知识转型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中教师课堂失范行为不仅影响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着学校的管理,而且还影响学生个性
当前,为适应新形势下军队院校教育任务的调整与变化,对任职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军事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主要任务之一
“压迫”一词的出现往往反映出人们内在主体性的自我觉醒,而“去压迫”根本上即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呼唤。由于建立在权力(利)不合理分配所形成的不对等的关系之上、体现的是人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与学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面临着众多的困境与挑战,师生冲突也
本文以幸福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幸福品质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在对幸福品质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受教育者幸福品质缺失的现状,进而论证教育与受教育者幸福品质形成的关系,并最
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是世界上仅有的在古城墙上进行的马拉松比赛,它将西安城墙作为载体,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沉淀作为表现形式,对于全球马拉松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只有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