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秸秆洗涤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开发新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新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我国农作物秸杆储量丰富,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质能源。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纤维乙醇的技术还不完善,尤其是预处理技术。秸秆复杂的内部结构阻碍了纤维素酶的可及性。并且秸秆在备料时,由于收集、运输和一些人为原因,秸秆中掺杂了泥沙、石子等杂物,这些杂物会影响后续发酵工艺,增加设备的磨损和故障率。因此,为防止对后续设备的磨损,同时提高纤维素的转化率,国内外通常采用湿法备料工艺。湿法备料是指先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水洗除杂,然后挤压脱水,最后再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现在,秸秆洗涤装置采用的是造纸行业中使用的水利碎浆机,其结构笨重,功耗大,洗涤效果差。国内对秸秆洗涤装置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秸秆洗涤装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课题自行设计并加工制造新型秸秆洗涤装置,以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对搅拌叶片形式、秸秆尺寸和下进水口流量进行了优化。主要研究了搅拌转速、进水量和进料速度对含水量、除杂率和单位产量功耗的影响。并以单位产量功耗为响应值,对搅拌转速、进水量和进料速度三个因素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为新型秸秆洗涤装置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参考。(1)提出了一种新型秸秆洗涤装置,采用整体式叶片、上下进水口结构和堰流式出料口。整体式叶片能将秸秆压入水中进行分散搅拌洗涤,下进水口可避免秸秆下沉至杂物收集器,堰流式出料口的出料容易和避免大量洗涤水排出。(2)通过叶片形式的对比试验研究,得到栅条式叶片的性能好。对本装置的下进水口流量进行研究,得到保证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不下沉的流量分别为1000L/h和1500L/h。(3)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对洗涤装置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改变搅拌转速、进水量和进料速度均可改变洗涤后小麦秸秆含水量、除杂率和单位产量功耗。在搅拌转速为10r/min、进水量1.4倍饱和进水量和进料速度1500kg/h时,单位产量功耗最小,其值为9.25kJ/kg。(4)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在转速为9.5r/min、进水量1.35倍饱和进水量、进料速度1400kg/h时,单位产量功耗最小,其值为8.72kJ/kg。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之间的误差为1.61%,模型可用于试验设计及预测。(5)以优化操作条件对玉米秸秆进行洗涤试验,得到单位产量功耗为8.97kJ/kg。(6)通过ANSYS Workbench对不同结构叶片进行流固耦合优化分析,得到后弯半径750mm时叶片性能最佳。并设计多级洗涤装置,实现对秸秆的连续多级洗涤。
其他文献
基于PSR概念框架,应用均方差法进行赋权,构建了贵州省水生态安全均方差-TOPSIS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贵州省2005-2012年水生态安全。结果表明,基于构建的均方差.TOPSIS模型,①总
以湖南省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结合湖南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构建创新基地的人才培养体系,着重从培训目标、培训项目、课程设置和培训实施方面进行阐述,为地方
<正>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70%,老年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卫生难题[1]。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存在
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业、旅游业、体育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就融合路径而言,文化创意产业通过符号渗透、产业创意化和创意组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循环系统的死亡状况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的死亡数据和人口数据,通
2017年12月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规划提出了构建"一心两极双支点"发展总体格局。沿海地级以上市战略定位中,惠州市定位
学习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作用,必须深化思想认识,充分认清管思想抓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必须精心筹划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