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国有企业改革后,我国央企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开始走向高速扩张的道路。2003年至2010年我国中央企业在营业收入规模、净利润规模、国有资本及权益规模、上交税金等指标上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伴随着央企规模的大幅上升,在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影响下,央企出现大量资本浪费行为、低效率投资行为、短期投资行为、偏离主业行为、风险失控行为。针对上述问题,国资委在经历了试算、试点之后,于2010年开始对中央企业实施全面EVA考核,使EVA考核结果成为决定中央企业高管层薪酬和人事任命结果诸因素中比重最高的因素。国资委采取EVA考核的目的是引导中央企业从利润管理转向价值管理,解决由于中国特殊制度背景所导致的所有人缺位问题、内部控制人现象严重的问题、委托代理关系复杂问题,减少管理层做出违背股东利益的决策,减少央企短期行为、过度投资行为、偏离主业行为、风险失控行为。2010年国资委对央企全面实施EVA考核以来考核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各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从国资委实施EVA考核的过程看,国资委首先对中央企业进行EVA试算,然后选择部分中央企业进行EVA试点,最后在试点、试算的基础上,进行EVA考核的全面实施。沿着国资委“试算—试点—全面实施”的思路,2010年以来实施EVA考核的结果如何是国资委进行下一步考核的依据。基于此,研究EVA实际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关于我国EVA考核实际实施效果的研究较少。由于国外EVA考核实施较早,案例较多,对EVA实际实施效果的研究较多,国内情况与此相反。国内对EVA的研究基本上还局限于理论分析以及实证检验EVA的价值相关性等方面。本文立足于研究EVA考核实际实施效果,对EVA考核的经济后果进行理论分析,对国资委考核办法进行比较分析,对EVA考核实施后企业高管层采取的财务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远洋为案例,比较分析中国远洋在EVA实施前后财务行为产生的变化。为实现比较,本文选取A股航运企业中不受EVA考核的企业作为控制组,比较其同一时期企业财务行为的变化状况。由于EVA考核是针对央企集团公司开展,为说明EVA考核对中远集团的财务行为的影响,本文将中远集团所属A股上市航运企业设定为样本组,将不受EVA考核影响的上市航运企业作为控制组,比较EVA实施前后中远集团财务行为的变化状况。为进一步说明EVA考核作用所产生的经济后果,本文将A股上市航运企业分为两组,将受EVA考核因素影响的央企设定为样本组,将不受EVA考核影响的上市航运企业设定为控制组,比较EVA考核实施前后两组企业财务行为的变化状况。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单个案例而带来研究结果的偶然性。在研究中,依据理论分析,预测高管层将在以下方面改变财务行为以适应EVA考核要求。首先,EVA考核促使高管层改善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主要包括提高总资产总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增加票据结算方式,合理利用无息流动负债。其次,EVA考核促使高管层改善企业融资行为,减少股权融资偏好,增加债务融资,改善资本结构。主要包括提高总资产周转率、短期负债率、长期负债率三个方面。再次,EVA考核促使高管层改善企业资产处置水平,减少资本浪费行为。主要包括改善股权处置行为,改善固定资产处置行为。在上述预测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上述预测项目进行逐项比较分析,以检验EVA的实际实施效果。在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融资行为方面,主要通过比率比较的方式,同时挖掘产生变化的原因。在企业资产处置行为方面,主要对企业自上市以来每年每笔重大固定资产处置行为和股权资产处置行为进行逐笔分析,以比较其中的变化趋势。在对固定资产处置行为的比较分析中,本文认为若在EVA考核实施以后,企业所处置的固定资产在处置之前的账面价值占账面原值的比例趋于降低,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EVA考核对固定资产处置行为的影响;在对股权资产进行处置的比较分析中,本文认为若在EVA考核实施以后,企业所处置的股权资产的优质程度在不断降低,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EVA考核对股权处置行为的影响。通过上述比较本文发现,EVA考核实施都促使了中国远洋、中远集团、A股受EVA考核的航运企业在不同方面采取了财务行为的变化以适应EVA考核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