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现代科技不断更新,企业竞争焦点逐渐从物质、资本等要素转向人才,企业更加重视以培训为重要形式的人才资本投资。除新员工入职、岗位技能等常规培训外,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管理优化、海外市场拓展等战略性活动,越来越需要员工培训提供关键支持,世界500强企业通常将培训提升至企业战略层面,投入大量的资源。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能力,培养员工有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升员工个体绩效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然而,现实表明很多员工并没有将培训内容有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造成培训有效性不高。这意味着,如今企业虽然越来越重视培训,投入也逐渐增加,但是培训效果却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培训迁移”这一概念,即将培训内容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的状态,并认为通过研究培训迁移的关键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企业培训效果,最终提高员工绩效。如果受训者在培训中习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但却没有有效运用于实际工作并提升个体绩效,培训就没有达到目的,因此培训迁移对于提升个体绩效至关重要。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大多从受训者特征、培训设计、工作环境等因素出发研究对培训迁移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发现,但还没有完全厘清其作用机制。在整个培训交付流程中,培训前准备过程是企业培训管理部门可以直接操控的环节,从培训前准备视角出发研究其对培训迁移及个体绩效的影响,对于指导企业提升培训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引入了培训前置因素这一概念,进一步探讨在培训活动中,培训前置因素如何更好的促进培训迁移,进而提升个体绩效,最终实现企业目标。本文将以培训迁移作为中介变量,深入探讨培训前置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绩效,找出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在对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本研究将探讨四个问题:(1)培训前置因素对员工个体绩效有什么影响?(2)培训前置因素对培训迁移有什么影响?(3)培训迁移对员工个体绩效有什么影响?(4)培训迁移是否中介了培训前置因素对员工个体绩效的影响?本研究着力构建了培训前置因素、培训迁移、员工个体绩效三个变量的概念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利用问卷调查法来进一步收集相关数据,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培训前置因素对员工个体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在培训时,能够利用培训前的相关准备来优化培训效果,提升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二,培训前置因素对培训迁移有显著正向影响。培训前的充分准备能够促进员工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培训的实际效果。第三,培训迁移在培训前置因素与员工个体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培训前置因素的不同维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培训的迁移进而影响员工的个体绩效,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必须更好的促进培训迁移。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本文将培训前置因素纳入培训研究理论架构,探讨在培训前对员工的学习心理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是否能够促进培训绩效的提升,不仅丰富了培训研究的视角,同时也强调了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认知心理意义,能够显著提升培训绩效。(2)培训对绩效的影响是研究者始终关注的主题,但较少有学者对其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度挖掘。本文引入培训迁移作为中介变量,着力构建了“培训前置因素—培训迁移—个体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弥补了培训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不足,强化了培训理论的系统性,为企业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提升培训绩效提供了思路。(3)在培训前置因素和培训迁移的测量方面,本文提出并检验了应用于国内的测量方法,丰富了相关研究工具,有利于本土化培训迁移理论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