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体姿态的自适应遮挡行人再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广泛部署,其日常产生的大量视频数据,单靠人工处理已很难满足现阶段安防和刑侦任务需求。行人再识别技术旨在无交叠视域的多摄像头下进行目标行人检索,目前该技术已在校园、车站、园区等场景的安防系统中应用。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系统在视频安防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实际视频监控场景中,情况复杂多变,人脸等生物特征常由于拍摄角度、距离、光照变化和遮挡等因素而无法有效获得,此时利用行人整体外观信息进行行人再识别,有望实现无交叠视域的多摄像头下目标行人检索。然而在视频监控场景中,行人遮挡极为普遍,行人部分遮挡显著降低了行人再识别的准确性,是当前行人再识别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故针对遮挡环境的行人再识别,本文基于深度学习和稀疏表示方法提出了基于人体姿态的自适应遮挡行人再识别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基于人体姿态的自适应金字塔网络特征。本文借鉴注意力机制,根据人体姿态信息计算行人图像注意力图,用于指导网络过滤遮挡信息的干扰。再者,为缓解行人图像尺度差异较大的问题,本文在深度卷积网络后增加金字塔池化层,以得到多尺度金字塔特征。最后将注意力图作用于不同尺度的金字塔特征,引导网络在不同尺度下自适应提取对遮挡鲁棒的行人特征。实验表明,基于人体姿态的自适应金字塔网络能够有效提高遮挡行人再识别的准确性。(2)提出结合稀疏表示的自适应局部遮挡行人再识别方法。本文首先根据人体姿态对行人进行自适应分区,然后提取各区域网络特征并对其进行稀疏表示,最后融合各区域稀疏匹配分数得到行人再识别结果。为克服稀疏表示分类方法随行人规模过大导致过高的计算复杂度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超完备字典构造方法,通过合理缩减字典规模的方式,在提升算法精度的同时兼顾计算效率。(3)设计了一种结合整体和局部特征的端到端行人再识别学习网络。该网络包含整体和局部两个特征提取网络分支,充分利用人体姿态信息进行自适应区域划分和权重分配,并且提出了两分支端到端联合优化训练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遮挡行人再识别数据集(Occluded-Duke)和标准行人再识别数据集均获得优异的识别准确性。
其他文献
对云南省某地区离子型稀土矿进行提取试验研究,探索最佳工艺参数,为该矿区稀土工业开采提供技术参考。研究表明:稀土矿组成以SiO2和Al2O3为主(约占90%),其次为Fe2O3和K2O(约占8%),稀土离子相品位为0.078%,提取的稀土产品配分显示氧化镧含量高达60%以上,是一个富镧型的轻稀土矿。采用原地浸矿开采,推荐采用2.0%试剂A溶液浸矿,能有较好的稀土浸出率,母液中稀土富集工艺除杂pH值为
随着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系统逐渐在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车上的应用,对EPS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EPS系统建模过程中存在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将大大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EPS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因此本文从增强EPS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内外环双层结构的EPS控制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竹材作为一种非木质的森林资源,随着“以竹代木”观念的推行,让竹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竹材自身竹秆过长、枝条较多,造成作业效率低、剔枝困难等问题,目前竹材的剔枝工序已成为竹材前端采伐流程中最费时费力的一个环节,严重制约了我国竹产业的高效发展,因此机械化剔枝需求迫切。实质上,竹材剔枝可以视作刀具与竹材枝蔸的作用过程。本文以丛生竹的枝蔸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和试验;基于枝蔸的切割特性,探
新能源蓬勃发展,带动公路大件运输繁荣发展,使得公路大件运输量增加。在此背景下,保障大件运输而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导致的扰民问题逐渐走进扰民众的视野。公路大件运输的交通管制措施一方面保障了安全运输,另一方面却也削弱了道路通行能力、阻碍了民众出行,带来了扰民问题。研究公路大件运输路线选择,假设交通管制为影响路线选择的因素之一,优化公路大件运输路线选择模型,这是有效减低扰民问题的关键。本文广泛收集并查阅国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伤害。自然灾害发生后,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救援救灾,但由于灾后信息传输受到阻碍,灾后相关道路损毁分布状况、损毁程度等信息不能及时获取,给救援救灾任务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在灾后如何及时获取受灾区域道路路网信息,并基于此信息规划出一条安全、快速的车辆救援救灾通道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灾害情况,首先分析了灾害情况下无人机道路信息获取的可行性,然后提出将
随着我国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国内各种大型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大件设备运输需求增加,大型设备的运输安全将直接影响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而大件运输车组在弯道行驶发生事故的概率高,事故的发生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交通长时间堵塞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延缓。因此,保障大件运输车组弯道通过安全的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大件运输车组弯道行驶安全影响因素,利用Truck Sim软件建立了大件设备运输车
自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发展规划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道路运输业快速发展,货运量与日俱增,其中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70%以上。大件运输作为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重要支撑,在公路货运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我国西部地区大都为山地地貌,纵坡转弯道路较多,大件车组在运输时更易发生事故。然而有关大件车组在纵坡转弯的研究内容较少,因此需要对大件车组进行纵坡转弯分析,提高大件运输安全性。本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大
汽车轻量化技术作为改善汽车与能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关键技术手段,已成为各大汽车企业及科研院所的重点研究。而车架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起着支撑和连接汽车各总成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稳性与安全性,因此,针对汽车碰撞安全性的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西华大学2019年方程式赛车电车车架为研究对象,根据赛事规则和赛车在实际比赛中的工况作为分析依据,在保证车架强度、刚度和抗撞性的条件下,对
宽皮柑橘爱媛38号(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是近几年四川新引进的杂交柑橘新品种,兼具了橘、柑、柚、橙等风味营养剥皮易等优点的早熟杂交柑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但季节性干旱、土壤微生物死亡导致的土壤根际恶化、根际微生态的严重失调是影响其果实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中心,选用有机肥(A)、吸水性竹纤维(B)、枯草芽孢杆菌(C)3个因素,构建根际微生态
在水利工程中,因地形、地质等条件的限制,常常需要设置弯道。水流在弯道中受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流态恶化,破坏弯道结构。因此,为改善弯道水流流态问题,本文提出在弯道凹岸设置垂直导向翼。垂直导向翼与丁坝某些特性类似,但相较而言,垂直导向翼迎水面相对顺水流方向,阻流作用更小,可减轻丁坝产生的局部水毁,且兼具结构形式简单,对水流流态的改善效果显著等优势。目前,针对垂直导向翼的研究甚少,尤其是有关垂直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