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克思与韦伯都是生活在19世纪的伟大学者,二人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其研究结果却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社会分层领域,马克思和韦伯基于不同立场提出了大量意义深刻的观点,正因为此,马克思和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西方社会分层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大的效力,对认识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要对马克思和韦伯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与韦伯都是生活在19世纪的伟大学者,二人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其研究结果却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社会分层领域,马克思和韦伯基于不同立场提出了大量意义深刻的观点,正因为此,马克思和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西方社会分层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大的效力,对认识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要对马克思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进行比较,首先需要对二人理论的理论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进行比较。理论背景比较分别从时代背景比较和学术背景比较两方面展开,对于时代背景的比较,本文从欧洲场景、国家背景、家庭环境中进行实地分析,设身处地对其思想展开全面系统的考察;学术背景则从阶级对立、阶级观和历史观、理论立足点三个角度展开对比分析。对于发展历程的比较是将马克思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从时间线角度、以著作为时间节点进行整理,为后文对二人理论的主要内容展开相似性和差异性展开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于马克思和韦伯社会分层理论进行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二人理论相似性研究主要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分层的认识、对社会分层内部关系的思考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对存在相似性的原因从研究目标和研究动力两个角度展开剖析。本文着眼理论体系的建构,因此对于差异性的分析从概念分析、理论建构、研究结论等十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并对二人思想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从依托背景、政治价值观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度解析。最后对于马克思和韦伯社会分层理论比较的现实启示,是本选题的延伸研究,分为理论启示和现实意义两个部分。理论启示表现在批判与建构的统一、冲突与整合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现实意义则从打造橄榄型社会、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多元化衡量社会阶层三个角度展开阐述,本文立足在理论性研究的基础上去推动我国现实社会分层存在问题的解决。
其他文献
2021年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比13.5%,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逐年增加,老龄化问题已经反应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借助了POE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对旧有社区的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天津市宾水里、卧龙南里、幸福里三个社区为例进行适老性综合评价。目前国内针对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程序和体系从而在未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去甲万古霉素为内标进行检测,分析柱采用Kinetex C18(100 mm×4.6 mm,2.6μm),并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pH=3.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20 nm,血浆样品以硫酸锌沉淀后进样,进样量为10μl。结果 血药浓度在2.22~1
<正>【作业目标】1.能品味、积累、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和诗句。2.能联系上下文,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3.能按照一定顺序讲解,也能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内容作出调整。4.能搜集资料,清楚地介绍一处家乡的景点。【作业内容】导语:本单元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基础上,又一次安排了文学品鉴任务。
<正>睡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装剧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睡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墓葬发现一件石枕,长18厘米、宽约16厘米、
为满足电动车不同工况的运行要求,需驱动电机具有高速运行的能力,因此必须设计弱磁控制策略。弱磁控制要求实时获取电机转速,而电机转速一般都需通过速度传感器获取,不仅增加系统成本,在传感器故障时也会存在算法失效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的弱磁控制算法;通过滑模观测器提取连续的扩展反电动势估计值,在此基础上基于锁相环(PLL)计算电机转子位置的信息;在无速度FOC闭环控制基础上,基于超前角
园林绿化工作包括苗木种植技术、养护管理、存活率等。文章基于园林绿化苗木栽植的现实情况,探讨苗木栽植的技术要点、苗木的养护方式,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苗木栽培及养护方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苗木栽植及养护技术水平。结合以往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反思改进、不断学习,为提高园林的美观度及园林内部苗木的存活率提供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强调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作为中国能源消耗的主体之一,如何减少碳排放减缓环境污染是首要任务。绿色住宅一直在遵循保护生态和协调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如何有效推动绿色住宅的发展乃国家大事。但是目前我国绿色住宅的发展情况并不良好,绿色住宅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且没有完善的激励政策推动绿色住宅的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给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文章基于此,结合成都天府万达项目(2号地块)医院项目绿色施工的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建筑企业的绿色、减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