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黄化病植株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槟榔(Areca catechuL.)属棕榈科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东南亚,主产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和中国等国家。槟榔在我国种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南药资源之一,被列为四大南药之首,经济价值很高。近年来槟榔受到了黄化病的侵染,严重威胁着海南槟榔产业的发展。为了探讨病树的一些生理特征,本研究取了5株染病的槟榔样品和2株健康的槟榔样品进行试验,观察其田间症状,对染病植株体内的病原物进行PCR检测。病理生理部分对槟榔染病样品和健康样品内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蔗糖酶、叶绿素含量、以及POD同工酶进行了测定比较。同时,还对槟榔叶片的绿原酸、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激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从植物生化方面研究槟榔黄化病,为槟榔黄化病的防治提供一些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本试验利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R16mF2/R16mR2对采自海南岛表现黄化症状的槟榔植株样品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在染病槟榔植株内检测到大约1.4kb的特异性片段,而健康植株则未出现,表明表现黄化症状的槟榔植株样品中含有植原体。2.用分光光度法对槟榔植株的POD、PPO、CAT、PAL、蔗糖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槟榔品种在同一生长季节中,染病样品与健康样品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异,POD的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健康的要比染病的高。而PPO、CAT和PAL的活性染病的比健康的高。另外对槟榔单株叶片的一些酶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同株叶片的2、3、4片叶的POD、PPO、PAL酶的活性差异都很小,说明这三种酶在同一植株叶片中的分布是相对稳定的。3.对染病与健康槟榔样品的绿原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染病样品绿原酸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要比健康样品高,而叶绿素的含量染病样品的比健康样品的低。这表明叶绿素含量也是植株感染黄化病的一个标志。4.同一槟榔品种不同单株叶片内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PAGE对槟榔叶片的POD同工酶和蛋白质表达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染病槟榔样品蛋白质的含量要比健康样品的高。PAGE电泳结果:健康样品中新增了两条条带。在SDS-PAGE蛋白质表达分析中,健康样品比染病样品新增了一些条带。几种氨基酸含量比较结果显示: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染病样品的高于健康样品。其余四个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谷氨酸都是染病样品比健康样品低。5.对染病槟榔和健康槟榔叶片内源激素含量进行Elisa测定,结果表明,内源激素IAA、玉米素ZR、赤霉素GA的含量,染病样品的要低于健康样品。内源ABA,染病样品高于健康样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7年3月以来收治的136例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心力
本研究以生长于我国北方草原的烈性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与田间试验相结合,对采自甘肃、新疆和青海的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醉马草内生真菌共
目的:分析探讨在脑血栓病患的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脑血栓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49例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
目的:探讨护理人才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326例护士作为对照组,仅实施传统的人资管理,以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332例护士作为研究组,实施
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胸腰椎暴裂骨折术后并发症的辩证施护.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中老年胸腰椎暴裂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中西医
目的:将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应用在门诊部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中,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做探究.方法:将我院门诊部(于2016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做为主要研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8例,根据其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