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受众视野的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平台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普及及应用为人类的传播活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平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线等已用辉煌的事实证明,利用互联网络自身的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马克思理论教育枯燥单一的模式,互联网成为了当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战场。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大都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而本文将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以广西高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随着时代及网络的发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化过程中,大学生受众已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受众,单纯属于传播者和传播媒介所指向的客体,而是处于各类网络传播的中心位置,在网络传播中与传者地位一样起到核心作用,并且有着极高的主动性,再创造性,角色性,大学生网络受众群的网络民主意识逐渐崛起。因此,只有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平台的建构符合了这些特殊的个性诉求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受众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基于此思想,笔者开始深入研究受众理论,结合广西高校大学生受众的调查研究,试图找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化平台建设有效性的途经。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导论,陈述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总结分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化教育平台建设现状。第二个部分为本文重点之一,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主客体关系论,主体接受论,网络心理学接受论,网络传播学受众论五个方面来分析高校大学生受众的特殊性,以及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理论基础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通过广西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受众行为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化平台建设策略三个部分的分析与评价来进行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第四部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平台系统的技术环境构建。第五部分是根据前几部分的理论研究以及调研结果,提出对于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几点建议,第六部分未结束语。
其他文献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国家、政府以来,对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并使其能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一直是先贤们不断孜孜探求的目标。而对此必要性进行最为经典的阐述莫过于孟德斯鸠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