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软腐病抗性鉴定与致病过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作为一种主要的蔬菜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甘蓝软腐病作为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年来严重影响了甘蓝的生产和贮运。为加快甘蓝抗软腐病新品种选育,方便、快速、准确的鉴定种质资源的抗病性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甘蓝软腐病离体接种后发病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甘蓝软腐病抗性的快速离体鉴定方法,并对现有的多个甘蓝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目前认为植物体内存在与植物的抗病机制有关的三种信号分子:水杨酸(SA)、茉莉酸(JA)和乙烯(ET),并且有报道称软腐病抗性与木质素含量也有关。为了研究甘蓝软腐病抗病机制,本实验分析了甘蓝接种病原菌后抗病材料与感病材料的相关生理指标和基因的表达分析,初步探索了甘蓝软腐病发病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空气湿度、接种方法、苗龄、接种液等对软腐病发病的影响,获得甘蓝抗软腐病离体接种鉴定方法体系为:得出最佳接种苗龄为5~7叶期,采用最佳接种方法是针刺法、适宜接种液为用6.4×10~8 cfu/mL液体培养基悬浮液在叶片反面主脉中部接种,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接种后72 h调查病情指数。2、利用甘蓝软腐病抗性的离体鉴定方法体系对27份甘蓝材料进行软腐病抗性鉴定,其中高抗材料3份,抗病材料8份,耐病材料8份,感病材料8份。3、本研究测定了甘蓝叶片浸染软腐病后不同时间段水杨酸(SA)、茉莉酸(JA)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中的SA、JA含量与病原菌侵染时间均呈正相关,接种0h时,抗病材料282和感病材料201中SA的含量分别为2.615ng/ml和2.225 ng/ml,JA含量分别为752.101pmol/g和589.341pmol/g,接种0h-6h之间,上升缓慢,变化不大,6h-24h之间SA积累量呈直线上升,侵染24h-48h时,含量仍在增加,但是上升趋势平缓,在48h时SA在282和201中的含量分别为5.946ng/ml和5.444 ng/ml,分别是接种前的2.45倍和2.27倍,JA的含量分别为1401.107pmol/g和1380.762pmol/g,分别是接种前的1.86倍和1.83倍。同时得出结论无论是SA还是JA,抗病材料的含量都要高于感病材料的。关于木质素含量的变化,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在接种时间为0h-6h时,木质素含量都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31%和0.98%,6-12h时,含量都降低,12-24h时木质素含量又增加,而在24-48h,含量又开始下降,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10.62%和10.13%,同时抗病材料中木质素含量要显著高于感病材料。4、本研究分析了SA途径相关基因PR-1、BGL-2,JA途径相关基因AOS、JA/ET相关基因PDF1.2以及木质素相关基因CCoAOMT表达量的变化。甘蓝幼苗接种Pcc后,PR-1基因的表达量在0-24h之间变化不大,而在24-48h后表达上调,抗病材料显著高于感病材料的表达量;对于BGL-2基因,感病材料中基因的表达量在0h-6h间有缓慢的增长,6h-24h之间没有太大变化,24h后开始上调表达,抗病材料中0-12h之间缓慢下调,24h之后开始上升,在48h的表达量感病材料明显高于抗病材料;抗病材料中AOS基因下调的幅度显著小于感病材料;对于PDF1.2基因,感病材料中0-12h之间相对表达量变化不大,12-24h之间表达上调,48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21和3.54倍;抗病材料中一直处于上调表达,并且在48h表达量达到最高,两个抗病材料的在48h的上调比率分别是对照的8.06和9.70倍,由此说明抗病材料中PDF1.2的表达量要高于感病材料的;抗病材料中CCoAOM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显高于感病材料。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沸石、草炭、硅藻土、高岭土和膨润土等五种土壤调理剂为试验材料,通过土壤调理剂理化性状比较试验、静置培养和盆栽黄瓜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速效养分、酶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粒鲜食葡萄已成为国内葡萄生产的一个热点。本试验就是以京亚和京秀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葡萄膨大剂,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
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皮薄、感枯萎病的栽培西瓜自交系(Citrullus lanatus var. lanatus)97103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皮厚、抗病的野生西瓜种质(Citrullus lanatus var. citr
本试验以黄瓜为试材,研究根域体积及根域营养与日光温室有机基质限根栽培黄瓜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根域体积的限制使黄瓜生长量明显降低。黄瓜的株高、
本研究就南欧蒜与普通大蒜(苏联蒜和苍山蒜)生长发育特性、抗逆性及品质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 南欧蒜的发育周期、有效叶面积、株高、假茎粗度、叶鞘长度及叶
鞘翅目通称甲虫,全世界己知约33万种,中国已知约7000科。鞘翅目是昆虫纲中乃至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第一大目。鞘翅目昆虫是近年来危害越来越严重的植物害虫,它身披鞘壳,繁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Mansfeld var.citroides]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西瓜属中栽培种,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并作为一种高产值的经济作物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
板栗为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er)植物,在我国南北皆有分布,是我国的特色果树。板栗是原产我国的重要干果之一,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长期实生繁殖,品种命名标准